首钢滑雪大跳台                                                   ■记者 董一鸣/摄

        3月13日,走进首钢园区,冬奥会期间封闭管理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已经对外开放,不少游人凑上前去与这座诞生了多枚冬奥金牌的“圣地”合影留念。

        冬奥会上,首钢园以冰雪姿态面向世界;后冬奥时代来临,首钢园区的转型发展思路逐渐清晰,借助冬奥遗产和老工业遗迹双重加持,首钢园热度直线上升。

        “体育+”    为园区转型提供助力

        在本届冬奥会上,谷爱凌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中国运动员之一,伴随她创造的冬奥精彩瞬间,首钢滑雪大跳台也以其“敦煌飞天”造型成为冬奥场馆中独具特色的存在。

        在首钢园区运动中心副总经理郭晓民眼中,作为冬奥遗产的大跳台是首钢园打造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强力支撑,更是首钢园实现“体育+”的顶流IP。“首钢园未来的体育转型自然要围绕大跳台展开,作为世界首个永久保留的冬奥滑雪大跳台,逐步丰富其赛事属性,进而衍生出其他产业项目是赛后利用的核心。”郭晓民说。

        根据目前的计划,首钢园正在向国际雪联等机构申请举办世界级专项滑雪赛事,特别是滑雪世界杯、洲际挑战赛等国际顶级赛事活动如能落户首钢园,将为大跳台带来持续关注度。

        同时,首钢园还在积极申办各类国际训练营、体验培训等活动,力求让非参赛运动员也能够到首钢滑雪大跳台一展身手。

        此外,结合此前市民冰雪活动举办的成功经验,首钢园也会充分利用滑雪大跳台,并与市民冰雪活动结合,在园区内打造适合不同年龄和水平的市民冰雪娱乐区。

        到了夏季,大跳台也并非是一座景观“花瓶”,借助首钢园打造的攀岩、小轮车、滑板等极限运动项目,形成跳台+极限运动的夏季IP,以“X-GAME”商业赛事为代表的大型综合类极限运动也有望逐步植入园区。

        同时,作为园区地标,滑雪大跳台还将通过首发、首秀、首展,引入演出、文化活动等各类商业活动;还将通过打造体育消费季,举办啤酒节、灯光节,并与北京冬奥公园形成联动,增加园区热度

        “科技+”    为园区转型注入智慧

        202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北京已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迭代升级;2022年,北京将着力开展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建设。

        对首钢园来说,进入智能网联汽车3.0扩展区是2022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据首建投公司产业发展部部长张凯介绍,自2019年首钢园区开始进行无人自动驾驶试点,共有11家企业的9款车型在园区内运行,其中既有可乘坐10人的小巴,也有无人出租车,还有自助售货车和无人物流配送车、智能滑板车等一系列产品。“今年我们将继续丰富无人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完善,紧密贴合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推进园区成为北京继亦庄之后的第二个无人驾驶3.0示范区。”张凯说。

        自动驾驶用智慧运行助力园区发展,而科幻产业的植入更是为首钢园打造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注入科技元素。

        2020年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在中国科幻大会上签署《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市积极推进一系列科幻产业活动,研究科幻产业人才政策,聚焦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建设。

        目前,园区科幻产业聚集区已经实体化,9栋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将作为科幻产业发展的载体为科技研发人员提供优质的办公和研究环境。

        首钢集团与中关村企业在聚集区联合打造的中关村科幻产业聚集创新中心预计今年5月份投入使用。据张凯介绍,该项目将打造国际交流、科幻技术赋能、科幻消费体验三个中心,同时双方将搭建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平台,围绕元宇宙、AR、VR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多基础性技术支持,而首批20家企业也将同步入驻创新中心。到2025年,中心将实现研发超600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幻产业成果。

        作为园区运营单位,首钢集团彻底摒弃“吃瓦片”模式,通过首钢基金与中关村企业合作,打造集投资、孵化、运营为一体的产业合作模式。“科幻、元宇宙这些概念其实不仅是感官和体验上的冲击,对于实体经济而言,这些技术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便利和智慧的支持,我们首钢集团参与其中也将为企业下一步转型提供更多的智慧助力。”张凯说。

        “服务+”    为园区转型带来活力

        在首建投公司运营服务部副部长刘铎的电脑上,一份年度主题活动表内涵十足。“2022年是首钢园开启全面自主运营的第一年,我们目前确定的年度主题是‘敢为不凡’,通过冬奥、科技、文化产业活动的引入,将首钢园打造成月月有活动、月月有亮点的金牌产业园,而这个金牌不仅说的是这里是冬奥金牌产生地,更是首钢集团敢为人先的追求和情怀。”刘铎说。

        无论是冬奥延续还是科幻注入,园区的活力永远在人流量,而要实现人的聚集,吃住行游购娱这几个方面都不可欠缺。

        “目前我们园区内有14个餐饮可以对外营业,还有8家正在装修,加上我们打造的‘六工汇’主题商业项目,园区内总计将有超过50家餐饮服务门店,为游客提供不同需求的餐食。”刘铎说。

        而酒店方面,由原发电厂改造的香格里拉酒店、两家洲际酒店,以及首钢园区自主运营的两家酒店,形成了园区内不同风格和标准的住宿服务体系,让游客不再是游览老工业园区,而是深度体验和融入这座百年钢城。

        吃与住的落地为首钢园区打造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提供了基础性保障。而作为石景山区首钢园内唯一城市综合体项目“六工汇”则为冬奥会及首钢园提供物质配套及消费支持服务。“六工汇”毗邻冬奥赛场,由六幅互通的地块组成,总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包括11栋独栋产业、11栋独栋旗舰商业和一座购物广场,拥有1.2的低容积率和47.2%的高绿化空间,是一个汇聚低密度的现代创意办公空间、复合式商业、多功能活动中心和绿色公共空间的城市更新项目,也是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6个商品消费提档升级的重点项目之一。

        “六工汇”也是亮点颇多,主打亲子互动主题场所的奈尔宝亲子娱乐中心所在地原为首钢制粉车间,将保留工业车间的外部形象;重构内部空间五一剧场及配楼将打造UMEPLAY沉浸式交互体验游戏空间,加上其中配套的酒店区域,力求让游客体验2天1夜的沉浸式交互体验;首钢二泵站遗址也变身为现代购物中心;室外下沉活动广场是沉淀池遗址,未来将打造多元化室外空间,可承接音乐节、美术展等活动。

        目前,首钢园“六工汇”作为国际化城市复兴新标杆,已经入选了2021年度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