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完善的无障碍设施 ■企业/供图
冬残奥会开幕式当天,驾驶员李振宇刚过中午12点便来到了车队,这比原定的集合时间提前了一小时。与李振宇同时执行冬残奥会开幕式运输任务的还有10名驾驶员,他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顶尖选手”,不仅开车稳,前期也参加了冬奥会的开闭幕式运输任务。
这条运输线路的负责人徐浩强也是一早就到岗,他拿着为大家统一配备的证件和口罩,以及反复斟酌、修订过的安全叮嘱内容与驾驶员们开起现场会。“大家开车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车速,踩刹车的时候一定要稳,时刻注意车内无障碍按钮的提示情况。”徐浩强将最重要的三点内容重申了一遍后,又在车厢内演示了一遍。与以往不同,他所负责的11部车辆的乘客全部为残障人士,为了乘客们能有最安全的乘车环境,他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就通过电子地图研究起了行车路线,并对安全隐患点进行排查。3月1日和3日,分别组织驾驶员们进行线路勘察和安全培训,并且对每一部车辆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检查。
为了保证每一位残障人士都能有安全的乘车环境,徐浩强按照实际乘车需求,安排每一部车内只能有一位轮椅乘客,并且要保证乘客都有座位。发车前,驾驶员李振宇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乘客们挥手欢迎。“立席服务能让我看得更清晰。”李振宇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们都做好了后,才坐到驾驶位上,提示乘客们一定要扶稳坐好,沿途有任何情况及时沟通。发车时,恰好赶上周五晚高峰,李振宇仔细观察路面情况,并且及时提醒车内乘客。
北京公交集团客一分公司在接到冬残奥会开幕式运输保障任务后,按要求第一时间启用备用车辆,及时通知到各位驾驶员,要求大家时刻做好各项工作准备。由于线路和人员的不断变化,对于车辆的需求也随时在增加。既要保证开幕式用车,又不能减少常规线路的配车数,车辆需求复杂多变,且每一部车辆需要配发标识证件,工作内容复杂繁多。开幕式观众运输任务共有9条线路、73部车,按线路实际所需车辆,同时安排1至2部不等的备用车辆。北京公交客一分公司调动所辖的22个基层车队,各个车队都将可提供的车数上报,由分公司统一进行调配。具体负责这项任务的孙雪敬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打了30多通电话,只为开幕式运输能走的顺,行得稳。2月26日晚上8点多,孙雪敬再次接到了增加运力的任务,她看了看在基层车队任职的丈夫郭悦,“你们车队还能出几辆车?”“除了已经安排好的,最多还能有2辆。”夫妻俩所属同一个行业,多年的默契中,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一次又一次的“突发情况”。
凭借冬奥会开闭幕观众运输任务的成功经验,北京公交客一分公司依旧采取提前集结、提前发车、准时落客的运营方案,并在残障人士乘车时融入人文关怀,在开幕式前准时、安全的将乘客运送到指定停车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