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公司不断“升级”服务残障人士无障碍出行                   ■记者 周宇杰/摄

        从地铁站台到站厅,对于普通人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而于部分残障人士而言,扶梯不能做,台阶上不去下不来,一次公共出行,需要面对太多“天堑”。让乘客出行无阻,是一直致力于打造“人文型地铁”的北京地铁公司夙愿。北京地铁公司以服务保障冬残奥会为契机,强化无障碍环境,迅速启动无障碍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立项工作,“更新换代”工程对地铁公司既有的109台轮椅升降平台和52台爬楼车进行更新,并补充配备33台轮椅升降平台、7台爬楼车,基本解决车站旧有爬楼车型号偏老旧,承载能力不足,乘坐舒适性差等问题。

        3月1日一早,记者来到已经完成无障碍设施更新的北京地铁五棵松车站,车站距离301医院非常近,不少患者进出院时都需要轮椅出行,地铁内无障碍设施的是否完备直接影响他们的出行质量,“我们每天平均要服务五到六位使用轮椅升降平台的乘客。”五棵松站值班站长宋秋艳说,通过96165预约服务电话和设施周边的招援按钮,乘客可以随时预约和呼叫地铁工作人员进行帮助服务。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轮椅升降平台,乘坐轮椅乘客仅需要两分钟左右就能安全平稳落地。地铁公主坟站区副站区长焦莉介绍,目前五棵松车站拥有两台轮椅升降平台,设置在距离医院较近的C口处。此外,五棵松站西站厅还配有一部爬楼车,可随时为不便行走的乘客随时提供帮助。

        需要无障碍服务的乘客应该如何寻求帮助?北京地铁从细微处出发,在300余个车站醒目位置设置无障碍服务标识及预约服务电话,并公布无障碍接力服务流程,接受乘客无障碍服务预约,确保这些乘客能全程获得帮助。不少乘客还可以在一些新建车站发现,售票室的售票窗口也有了不同高度的窗口,低位窗口可以方便乘坐轮椅乘客与售票员沟通。同时,列车车厢也特别增设宽敞的专门轮椅空位,明确标识轮椅专用,还贴心设置安全带,可以用以固定轮椅。而车站则配备轮椅渡板,使乘客在工作人员帮助下能顺畅快速进出车厢。从进站开始到出站为止,北京地铁公司为特殊乘客出行一路保驾护航。

        多年来,北京地铁公司不断“升级”服务残障人士无障碍出行。“出行前打个电话,从进站开始就有专人带我上车,下车也有人接车送我出站。”盲人乘客李女士告诉记者,近年来,车站无障碍设施与服务都在不断“暖心升级”,除了以人为主的主动服务,还有硬件上的更新换代。“不仅盲文标识处处完备,就连卫生间也大多数都有了无障碍设施。”李女士说。

        据了解,北京地铁公司运营服务管理部门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地铁服务培训手册》的编制。手册内容不但包括无障碍设施情况及其使用方法,而且针对各类残障人士不同需求、不同心理特点,从不同的沟通要领到不同的服务方式都对员工提出详细要求。以培训手册等资料为基础,北京地铁公司对站车服务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无障碍服务培训。如今,手册中“对残障人士最大的尊重,就是像对待健全人一样平等地正常交往”等理念,已经成为地铁员工服务乘坐地铁残障人士的工作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