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工程师在实验室对要使用的设备进行模拟测试                    ■记者 董一鸣/摄

        一座座冬奥场馆不仅承载了冰雪梦想,也展示着国家的科技和智慧。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闭幕,七星集团七九七音响公司也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的两个服务保障项目,一个是位于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的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扩声项目,另一个是位于河北承德塞罕坝的国家冰上项目训练中心扩声项目。七九七音响以“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精神出色完成北京冬奥服务保障任务,践行国企使命担当。

        分散扩声 传递最清晰的声音

        2018年,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老旧厂房改建为集训练与科研为一体的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七九七音响公司为该场地的速滑馆、轮滑馆、训练比赛指挥中心和会议室四个场馆进行扩声系统设计、施工、系统调试和技术培训等任务。“2018年,我们接到北京冬奥组委会的任务后,公司便开始组建冬奥保障团队,七位技术骨干工程师因地制宜,精确计算,结合公司自有产品的性能优势,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原始设计方案。”北京第七九七音响股份有限公司会议系统销售总监周国义说。

        冬奥会作为一场冰雪运动的盛宴,场馆内自然少不了冰雪的存在。场馆的特殊性给七九七项目组带来不小的挑战。“冰雪场馆和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场馆不一样,场地为冰面,四侧的流动座位会收起来。特别像速滑馆这种环境,实现良好的扩声效果比较困难,狭长的建筑、光滑坚硬的冰面、没有观众区的纵深、四周坚硬的墙面和玻璃,这种强反射、长混响时间的不良建声条件对扩声效果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语言清晰度的影响更甚。”周国义说。

        为了解决回声及声聚焦等不良的声学现象带来的语言清晰度的干扰问题,七九七音响的工程师们做了周密的分析和演算,到现场实地考察,进行数据测量和模拟声场计算,不断修改扩声方案,最终采用全频音箱做分散扩声,避免了线阵列远程大声压级造成的整场反射声对中后场区域的严重影响,利用各个点声源音箱的良好指向性尽量减少整场反射延时声,增加整体声场的均匀度,这对速滑馆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保证语言清晰度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设计方案 高效高质落地

        设计到落地是山高路远,复杂的过程。最佳的设计方案,必须经受现场严格的测试和复杂环境的考验。因工期要求,国家冰雪运动训练场馆土建装修工程尚未完成,七九七项目组就已提前进场,既要与其他施工方协调交叉作业,还要保护自己的设备不受现场污染和损坏,给扩声工程带来不小的麻烦。“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高效的完成任务,我们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在与各单位积极协商配合下,最终主体施工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周国义说。

        为了争取时间,项目工程师们不顾条件艰苦,就近解决食宿问题,将每天工作时间增加两小时,尽量减少与土建工作面交叉,加强指导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安全。炎热夏日,工程师们克服环境因素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坚持完成工作。

        位于河北承德塞罕坝的国家冰上训练中心扩声项目在施工中也遇到不小的挑战。冬季的塞罕坝寒风刺骨,施工更是困难重重。为了保证测试比赛和赛前训练,扩声工程的现扬施工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七九七项目组减少休息时间,加快进度,起早贪黑,同步推进机房设备安装和线缆铺设。线缆设备安装时工程师们利用室内装修作业人员的午餐间隙进行,机房设备安装则要在其他施工方休息后进行,其间还要做好设备的遮盖保护工作,以免初装修的灰尘泥浆损坏设备。经过十多天的奋战,扩声控制机房终于具备了自主施工条件,为后期的设备连接试机、系统调试、性能测试以及试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