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馆“冰之帆” ■记者 刘偶/摄
“国际冰球联合会副主席到场馆考察后,对场馆的评价是具备非常好的硬件、软件设施和服务条件。”2月8日,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秘书长齐靓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作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冰球比赛场馆,国家体育馆的软硬件设施条件均得到国际冰联的充分认可。
玲珑剔透,明亮晶莹!从远处望去,国家体育馆犹如“冰之帆”,与同在奥林匹克公园的“冰立方”“冰丝带”等完美融合。2008年,国家体育馆曾举办过体操、蹦床、轮椅篮球等比赛。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这里举行男子冰球、女子冰球部分比赛,以及北京冬残奥会冰球比赛,是名副其实的“双奥场馆”。
国家体育馆早在2019年就开启了全面改造。根据规划,主场馆、副场馆为改建建筑,改建后场馆总面积约9.8万平方米。在升级改建工程中,除对主馆进行改造增加相关功能外,还在北侧新建了冰球训练馆。训练馆外立面由863块冰花图案压花玻璃装饰,其别称“冰堡”由此得来。幕墙表面错落有致,夜间配合灯光营造出冬日温暖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唯美的冰雪城堡之中。
国家体育馆还全面提升了整体观赛环境,包括可随节奏变化的配套灯光、比赛场馆顶部中央全景模式曲面斗屏等多种配套设施。为给运动员提供舒适便捷的体验,场馆设置了14个球队更衣室,各配备独立的磨刀室、储存室、按摩室、教练室、卫生间和淋浴室。更衣室设置在比赛场馆和训练馆之间,最大限度减少运动员行走距离。
改建后的国家体育馆通过增加制冰功能,使场馆具备可承接世界级陆上赛事、冰上赛事、大型室内活动的功能,成为现代化、多功能冰陆两用的综合性场馆。此外,国家体育馆里还有新闻发布厅,用于冬奥会期间新闻发布活动。
作为亚洲最大室内综合体育馆,国家体育馆在诸多高科技加持下全面升级。在去年11月的“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中,国家体育馆上线了4项科技冬奥项目。其中,在“智慧医疗”方面启用颌面创伤综合防治诊疗车,号称冰球馆的“智慧方舱”,可在5分钟内完成颌面创伤的现场影像学检查和人工智能诊断,经专业医生复核,人工智能诊断准确率达到96%以上。在智慧防疫方面,国家体育馆启用多场景立体式病原微生物消杀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针对国家体育馆重点防疫区域,开展场馆内空气、冷却循环水和热水系统病原微生物消杀,开展高效智能消杀机器人测试。
赛后,国家体育馆“冰之帆”及扩建馆“冰堡”等计划尽快对外开放,并将冰雪产业作为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内容,纳入场馆长期战略规划。国家体育馆业主方介绍,冰球将作为国家体育馆未来长期发展的运动项目,用以引进世界顶级冰球赛事,举办各类冰球培训,宣传冰球文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