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委近日组织召开了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信用评价指标和系统培训宣贯会,明确在道路客运、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的三个行业先行先试,开展交通信用评价工作,标志着本市正式开启交通运输领域信用评价工作。

        近年来,市交通部门持续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重点推进本市交通运输领域信用评价全行业覆盖,积极探索构建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奖惩的全链条信用治理格局。在2020年的全国“信用交通省”创建中,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排名全国前三名。

        市交通委协同市经信局,将在道路客运、机动车维修和驾驶员培训三大重点行业先行先试,针对重点监管对象开展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工作。据初步统计,三个行业的信用评价所覆盖的主体将超过4000家企业、1.7万部车辆、8000余名从业人员。后续,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信用评价将实现涉及所有行业领域和所有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为进一步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信用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信用管理系统从“归集、评价、公示查询、监管、应用”五大维度进行整体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归集了交通、工商、税务、公积金、交通违章等相关数据,全面建立了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企业和人员“一户式信用档案”,以建立覆盖面越来越广的电子交通信用档案为目标,不断提升其社会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