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4月27日发布了《2019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本市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40天,达标天数比例为65.8%,比2013年增加64天;空气重污染天数为4天,比2013年减少54天。

 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值全面下降。2019年,全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值为42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新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4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和68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浓度值为1.4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第90百分位浓度值为191微克/立方米。2019年,本市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40天,达标天数比例为65.8%,比2013年增加64天;空气重污染天数为4天,比2013年减少54天。2019年,本市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主要污染指标年平均浓度值继续降低。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总体稳定。河流I-III类水质河长占比增加到55.1%;劣V类水质河长比上年减少11.5个百分点。湖泊I-III类水质面积占比提高到61.2%。水库I-III类水质总蓄水量占比增加到85.2%。

 2019年,本市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9.7,比上年提高1.9%,连续五年持续改善。“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比上年提高13.3%,城市副中心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比上年提高3.8%,生态涵养区稳定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刘炜说。

 据介绍,民众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主动选择绿色生活方式,中心城区民众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4.1%,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民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对参与有奖举报且经查证属实的288人次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