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工作人员对游船消毒,做好开航准备 ■公园/供图

 到颐和园乘画舫畅游昆明湖,去北海公园划手划船感受“让我们荡起双桨”,坐着摇橹船在紫竹院荷花渡中观荷赏水景,一家人划着“海豚”船在陶然亭公园大湖里戏水……春夏秋三季到市属公园泛舟赏景,是广受市民游客欢迎的游园活动。记者了解到,颐和园、玉渊潭、北海公园、中山公园、陶然亭公园与紫竹院公园的游船已于4月18日开航,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游憩新选择。

 每条船回来都要消毒

 4月18日,玉渊潭公园樱花园码头上,几名工作人员已忙碌起来,首批40条电动游船将正式下水。工作人员一手喷着消毒液,一手拿布,弯腰蹲在船边擦拭游客可能触及到的座椅、船栏、方向盘、救生圈等区域。“每艘船回来之后,我们都会进行一次消毒,让游客放心乘坐。”工作人员说。

 码头外,售票处的室外工作台已经摆好,桌上摆着打印好的购票乘船流程、北京健康宝二维码和游客信息登记本。

 “疫情以来,今天第一天带孩子出来逛公园,就赶上开船了。”刘先生和家人在工作人员指引下,用手机扫码查验了全家人的“北京健康宝”信息,出示了身份证,并登记了每个人身份信息,再通过电子支付方式付了押金,拿着乘船卡顺利上船。

 一家人刚走上码头,工作人员就迎了上来,将他们引到一艘6人座的电动游船边。“为了咱们的安全,请大家穿好救生衣,分散就坐。”工作人员说着,将儿童救生衣递给刘先生,让他帮女儿穿好。码头游船开航,吸引了很多游客,但大家都十分自觉,根据地上施划的一米线,耐心排队等候。

 游船限乘 有船再售票

 在北海公园,普通型电瓶船、荷花船、脚踏船及摆渡船(敞开式画舫)4大类已做好启航准备。为避免人员在码头滞留,今年小船码头采取“有船再售票”措施,摆渡船码头出入口分开设立,先下后上。各类型船只实行限乘,确保船只“留位”离岸。

 当天9时多,在南门码头,各类型船只已准备就绪。码头售票处前划设了显眼的一米线,戴着口罩的游客自觉排队。“春暖花开了,之前逛公园一直盼着船什么时候开呢,昨天看了新闻,今天特意带着孩子过来了。”市民赵女士告诉记者。跟她一样,还有不少赶到公园体验悠然荡舟的游客。

 “请大家稍等,排队然后扫码、登记,买票上船。”工作人员反复提醒。游客有序排队,并配合工作人员查验健康码,确认合格后登记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随后购票登船。

 “为了避免游客等待、扎堆儿,我们保证有船再售票。”北海公园副园长胡峂介绍,各码头除了每日对所属房屋、护栏、场地、售票室、售票窗口等定时消毒,还对船只内部座椅、方向盘、护栏、开关、地板、顶棚等进行一早一晚两次消毒。此外,完成单次接待后会,再次对船只及救生衣等设备进行消杀工作。

 每一条游船实行限乘措施。“摆渡船由于是敞开式画舫,船内通风良好,能保持一米以上距离乘坐,50%座位可以接待游客。”胡峂介绍,对于普通型电瓶船,四人座电瓶船限坐3人,6人座电瓶船限坐4人。4人座脚踏船限坐3人,6人座脚踏船限坐4人,荷花船限坐4人。

 据悉,北海游船每日营业时间为9时至16时。游客可就近在南岸小船码头、北岸小船码头、东岸小船码头、荷花船码头、五龙亭码头(摆渡)、漪澜堂码头(摆渡)等处有序购票登船。

 风力4级以上不开航

 除了玉渊潭公园和北海公园,另外4家市属公园也已做好准备。

 紫竹院公园率先开放投用南码头的55条游船,其中包括20条脚踏船及35条电瓶船,码头已加设排队一米线、围栏、游船须知牌示,每条船都张贴佩戴口罩、间隔乘坐等疫情防护提示。公园还增派工作人员现场进行秩序疏导。

 陶然亭公园开放公园东、西两个码头,主要有4人座电动船、5人座电动船、6人座电动船等3种类型。

 中山公园每条船舱内都张贴了公园管控措施、疫情防控知识提示,帮助游客掌握防控要点,增强防护意识。

 颐和园率先开通玉澜堂小船码头和铜牛到石丈亭的大船航线,五一前后将陆续开通其他3个码头和6条航线。画舫和摆渡船按照乘客量不超过载客量的50%限流乘坐,游客分散、错位就座,有安全员现场疏导。

 据悉,为了确保游船的接待安全,开航之后每天还会进行例行检查。每天早上,游船管理人员都会从气象台获取当日气象报告,风力大于4级的时段将停止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