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记者 周宇杰/摄
“18、16、18、18”,这一串数字,是2021年6至9月北京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月均浓度数值,与之相伴的,是北京市民在朋友圈频频发起的“蓝天之约”。在连续4个单月保持在20微克/立方米以内的同时,前三季度PM2.5累计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也创下了北京市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优和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中最优的“双优”成绩。优良天数206天,同比增加9天;重污染天数8天,同比减少2天。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有气象条件有利的因素,更离不开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21年以来,北京市在全面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推动经济持续恢复的同时,不折不扣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落实,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持续改善。
专项整治挥发性有机物(VOCs),强化重点行业关键环节全面排查整改,组织58家VOCs排放重点企业深度治理。强化移动源监管,发布“京6B”车用油品地方标准、扩大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政策等,累计淘汰国Ⅲ汽油车9.2万辆、推广新能源车47.4万辆。齐抓共管扬尘源,推进施工扬尘视频监管平台建设,符合条件的施工工地(场站)设备安装率、对接率首次动态实现双100%。持续加强水环境治理,“一河一策”整治劣Ⅴ类水体,目前已有4条河初步实现消劣,加快农村污水治理,已完工220个村。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严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完成455万平方米地块土壤调查,遥感监测和现场检查严管未利用地。
下一步,北京市将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同时针对秋冬季大气污染特点,全面实施秋冬季专项行动,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