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健康奶的“安全卫士” “能够获得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我感觉特别自豪,这也是对我工作的肯定。”身为首农食品集团三元食品北京瀛海工业园牛奶检验的“安全卫士”,张双已在食品质量管理事业中深耕了28年。她凭借那份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守护着每一杯安全、营养、健康的牛奶。近年来,张双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荣誉。2022年,她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质量协会授予“中国质量工匠”称号。2024年,张双入选“享受市政府技师 新闻 2024年1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42 浏览
匠心练就焊接绝技 在京投装备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厂房,一摞摞灰色的转向架整齐地码放着,转向架上的零部件,如同从模具上脱模而成,看不出一点是人工焊接的痕迹,平整又顺滑。刘洋是京投装备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车公司”)转向架焊接车间焊接一班班长。在焊接岗位十余年中,他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攻克了地铁转向架焊接等诸多难题。2020年,刘洋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每天用掉25公斤焊丝2007年,刘洋从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毕业,来到京车公司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焊工。为把焊道焊得结实可靠 新闻 2024年12月23日 1 点赞 0 评论 84 浏览
练技能砺匠心坚持不懈 日前,在北京市人社局和住建委共同主办的“北京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暨2024年北京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竞赛决赛中,来自住六公司密云水源路项目部的刘卫良以优异的表现,从3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现年35岁的刘卫良从一名技术员做起,他从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成长、坚持不懈。经过鲁谷、北航沙河组团3、4(国家实验室)等工程的学习和历练,刘卫良现已是高级工程师、土建及市政专业一级建造师,在密云檀营、水源路项目部担任执行经理,在工作岗位上担当尽责 新闻 2024年1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58 浏览
胸怀匠心 逐梦保修 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勤学苦练。这是公交集团保修分公司一车间高级技师李跃华从初出茅庐的学徒工成长为技术大拿的切身感受。从参加工作那天起,李跃华就在这个信念的驱动下执着钻研,学习业务“精益求精”、攻坚技术“死磕到底”,将公交车辆保修车间当成青春的起跑线,让创新工作室成为梦想的启航点,在公交车辆维修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教学领域不断追求卓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闪光之路”。不负韶华 勤学善思练内功入职北京公交23年来,李跃华立足岗位、苦练硬功,从保修工、技术骨干到保修分公司技术创新带头人 新闻 2024年01月11日 2 点赞 0 评论 148 浏览
将事业根植一线 带领工作室技术攻关 “为了钻研加氢技术,我愿意扎根一线一辈子,走岗位成才之路。”中国石化加氢裂化工种技能大师、燕山石化首席技师刘劲松说。刘劲松28岁拿到全国技能比武金牌;从业25年,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北京市劳动模范、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北京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继2021年3月其作为领军人物的创新工作室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之后,2021年12月20日 企业 2022年01月18日 2 点赞 0 评论 372 浏览
匠心铸就铁路梦 他凭借学校所学知识,仅4个月就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升任技术室主任;入职仅2年,他就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中国第一条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施工建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秦皇岛铁路枢纽改造中,他参与的“八步过渡”施工、25天新建一座临时客运站等案例,至今都被用作示范性工程推广借鉴。他就是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冯新兆。有人说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幸运。 企业 2021年05月20日 2 点赞 0 评论 235 浏览
郑瑞兵:“泡”在工地的盾构尖兵 第一次进入盾构施工隧道,“轰隆隆”机械运作的嘈杂声不绝入耳,一阵密不透风的闷热感扑面而来,虽然正值冬天,但是顺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盾构隧道步行一百多米,全身就起了一层薄汗……就是在这样的盾构施工隧道里,郑瑞兵一干就是十三年。36岁的郑瑞兵现任北京住总集团轨道市政部盾构设备分公司党支部书记、主任工程师,同时兼任北京地铁12号线14标盾构经理。2007年参加工作至今 企业 2021年01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336 浏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