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父亲一个“西湖” 十几年前的一个初春,我和单位的同事出差去宁波、杭州等地,并抽空游览了杭州西湖。回单位时,顺路回了一趟江阴农村的老家,在家住了一夜,给父母讲述了杭州西湖的美景,并说有机会一定带父母去西湖游玩。母亲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我和你爸在上世纪 80 年代去过好几次;杭州西湖我和你妹妹前几年去过一次。不过你爸一直没去过杭州西湖,难得你有这份孝心。” 艺苑 2021年04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62 浏览
赏梅 梅花一直是大众所喜欢的,那种凌霜傲雪、不惧严寒的品格,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赏花要赏花半开,《菜根谭》里这样写到: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赏梅亦是如此。花半开时,看到的梅花是生机勃勃的,每一朵花辩都是崭新的,粉红之中纤尘不染,那份滋润饱满的花辩愉如初生婴儿的小脸,欣欣然,惹人怜爱。花半开时,没有花落时的颓败与枯萎,没有风吹雨落的凄然 艺苑 2021年04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58 浏览
古刹寻香 阳春三月,天气渐暖,今年的春天来得真早,刚进 3 月就逐渐感受到了温度的暖热。周末,天气正好,查了资料,观赏蜡梅全北京最出名的去处便是卧佛寺。不但胜在蜡梅品种多,而且生长着北京最老的一株蜡梅,有近千岁的高龄。想着花开在即,禁不住拉起爱人、带上娃,直接奔往香山卧佛寺赏梅去了。 一进植物园,心就在悠长、宽阔的步道上向着山和卧佛寺而去。疾步走过牌坊,穿过柏林大道 艺苑 2021年04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85 浏览
爬山虎与红墙(寓言新编) 城外有一处古建筑。古建筑的一面红墙很显眼。它十分高大而且很奇特,拥有深厚的文化气息。日久天长,这面古墙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慕名而来,一睹为快。红墙的脚下是一排爬山虎。它们长得很矮,且稀疏排列,看上去很不起眼。爬山虎们将红墙视为靠山。因为红墙为它们挡住了风雨的袭扰。每当狂风肆虐的时候,爬山虎们就老老实实地躲在红墙底下,度过难关。待狂风停了,它们就伸展腰肢 艺苑 2021年04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1 浏览
扎根基层一线 争当青年先锋 时代的洪流滚滚而去,顺应时代的风头大步向前,新时代青年先锋队扎根基层一线,用自己的无悔青春、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谱写中铁物贸集团有限公司崭新的一页。你听,铿锵的呐喊声,无比嘹亮。传达出建设“十个物贸”的必然决心;你看,中铁物贸每年的可喜荣誉,用骄傲的成绩,不断高质量发展的物贸集团;你且听我说,“我”从弱小中走来,我翻过无数长江大河,克服千辛万苦,自立自强蜕变成蝶 艺苑 2021年04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44 浏览
成为自己的“英雄” 看完《八佰》的时候脑海里突然闪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英雄?在逆境中做了别人做不到的,看不到的,不敢做的,就是英雄!士兵们抱着炸药纵身一跃,没有半点退缩,他们不知是赴死吗?他们更清楚,纵身一跃是身死,不跃便是国亡!那段历史是国家之殇,我们的国土被侵略者践踏,流离失所,战火纷飞;但他们是国家之幸,让更多的人挺身而出,守护家国河山。英雄是时代的楷模 艺苑 2021年04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09 浏览
清明随感 清明假前,五叔给父亲打来电话,问父亲是否能够回去参加祭扫。父亲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两年没有回去了,今年一定回去扫墓。”父亲放下电话,对我说,这次我们一起回去吧!我答应父亲回老家的同时,脑海里回想起儿时和父亲也是在这乍暖还寒的节日,一同为先人扫墓的场景。那时,每年清明节都会去扫墓,说来也真奇怪,每年那天,天空都会飘着细雨。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艺苑 2021年04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63 浏览
清明时节荠菜香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一到清明时节,我就一定要去田野里,采摘大自然嫩绿的馈赠。小时候最爱吃的,当属母亲做的荠菜小蒸包。常常,母亲先和好面,放在一边饧着,再把猪肉剁成泥,把荠菜焯水剁碎,倒入肉泥中,加盐、食用油等调料搅拌。这个时候,母亲总会告诉我和姐姐:“调馅的时候,朝一个方向搅,不容易出汤,鲜嫩好吃!” 然后她又笑笑:“我说不出什么道理 艺苑 2021年04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14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