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夏银行正式发布《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这是该行自2009年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制度以来,连续发布的第13份社会责任报告。

        报告深入展示了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华夏银行作为国有金融企业积极助力疫情防控支持复工复产,助力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以及华夏银行作为首批签署成员积极落实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为经济、社会、环境共同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实践与成效。

        “1+6”模式 精准脱贫帮扶

        2020年,华夏银行出台八条支持疫情防控及金融服务保障举措,第一时间满足医疗机构、医药产品生产采购等领域的融资需求,针对进口重要医疗物资、防控物资采购等业务需求开通跨境汇款绿色通道,累计向288户疫情防控相关企业投放信贷资金207.05亿元。为打赢疫情阻击战,华夏银行全行动员,其中第一时间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3000万,向建设“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中建三局现场施工人员紧急捐赠棉被400套;同时抽调优秀党员和青年骨干脱产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与街道、社区和广大居民一道构筑疫情防控防线。

        在疫情影响下,如何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面临不小的挑战。华夏银行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1+6”精准扶贫帮扶模式:“1”是指以总分行后盾帮扶为基础,落实思想指导、领导责任、机制保障、人员保障、资金保障及关心关爱。“6”指的是开展教育扶贫、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公益扶贫,通过多元化帮扶举措全面推进驻村脱贫工作。

        2020年,华夏银行提供精准扶贫资金(含金融精准扶贫信贷资金、公益捐款和消费扶贫)84,022.22万元,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582人提供融资服务;发放支持产业项目贷款48,828.32万元;发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29,879.74万元。

        多措并举 全力服务民生

        华夏银行深入实施“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战略,积极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加强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金融支持,推动京津冀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2020年,华夏银行为北京地区提供各类融资服务2607亿元;为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重点项目提供各类融资服务656亿元。2020年,华夏银行召开长三角区域分行一体化发展推动会,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大湾区金融服务方面,华夏银行大力建设大湾区特色产品体系,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截至2020年末,粤港澳地区贷款余额已突破1942亿元。华夏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末,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796.89亿元。

        华夏银行持续深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定位,打造特色化普惠金融体系、多元化产品体系,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截至2020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564.12亿元,小微贷款增量600.24亿元,连续十一年完成小微企业监管指标。同时,华夏银行加强“三农”服务,提供便民惠民的金融服务,以安全、专业、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截至2020年末,普惠性涉农贷款余额143.98亿元,较年初增加14.36%;2020年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4,242.51亿元。

        践行ESG 筑就美丽华夏

        2020年,华夏银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化绿色金融服务,以国际合作为切入点,运用多元化产品,为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全面践行ESG理念,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华夏银行明确将ESG作为核心投资策略,以开展策略研究、构建ESG数据库、发行主题理财产品等多种方式践行ESG理念,编制《华夏银行ESG评价体系》,举办“第二届中国资管行业ESG投资高峰论坛”。2020年4月30日,由华夏银行开发的“中证华夏银行ESG指数”和“中证ESG120策略指数”正式发布上线;截至2020年末,ESG主题理财产品管理总规模达到182.9亿。

        2020年华夏银行合规教育开展次数3304期,反洗钱培训次数达1210次。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培育造就优秀人才,关心关爱员工生活,全面支持员工成长与发展,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推社会和谐与稳定。2020年开展员工培训4365期,公益捐赠总额8023.3万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华夏银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履行经济、社会、环境责任,加快建设“大而强”“稳而优”的现代金融集团,促进自身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