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杂乱小旅馆经改造变成了主题公寓 ■记者 董一鸣/摄
回廊、凉亭、拱门……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四四条胡同内,一座以乳白色、青灰色、砖红色三色相融的主题服务式公寓项目——东四78号精品公寓已经正式营业三个多月了。14间客房已整租出12间,对于北京金隅酒店管理公司项目经理周楠而言,这座公寓的价值并非全部来自于盈利,更是金隅集团落实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中对核心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改造升级的实践。
东四78号院项目西邻东四北大街,属于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原为爱新觉罗·毓朗府邸的一部分,由其后人居住,民国时期该区域曾租与“京剧冬皇”孟小冬。78号院所在的东四胡同片区,从元至清朝,居住着很多皇亲国戚、朝臣商贾、学者伶人,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上世纪80年代,该项目作为企业对外出租小旅馆经营,40多间客房不仅人员密度大,而且原建筑外观破旧不堪,严重影响了保护街区胡同合院形象;同时,由于人员混杂密集,私营单位缺乏专业性管理,项目消防、安防配套设施不健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018年,金隅集团利用疏解腾退出的土地房产发展培育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新产业、新业态,深入挖掘该项目的历史文化渊源,并多次征求属地政府、街道意见,同时前往北京市档案馆调取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打造“国风静巷”的风格公寓,使之成为集中呈现胡同肌理、文化风貌的品牌项目。
周楠说:“改造中,建筑的原结构形式属于‘碎砖+土坯’的松散结构,伸手摸上去都能掉渣,工程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将原有的改造方案调整,增加了加固环节,确保建筑主体安全。”
公寓整体呈现围合式布局,14间客房分别位于南侧和东侧,而西侧和北侧则作为公共区域,并设置了健身房、书吧等休闲区,同时二层全部通过连廊进行连通,设计了开放式屋顶露台,便于租户休闲放松。
该项目相比酒店式公寓采取整租形式,起租期为一个月。周楠说:“我们这里并非传统意义的酒店,而是要让租户感受到自己住的是家。”为实现这一“家文化”的目标,项目不仅加强同周边文化项目的联系,还确定了每个季度邀请古典家具、京剧、老北京传统文化展示的主题活动。周楠说:“我们旁边有首创集团打造的四合院博物馆,作为国有企业之间通过文化进行市场化合作也是我们始终探索的服务课题,下一步双方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合作。”
金隅集团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作为北京金隅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促进首都核心区功能提质发展的生动实践,成功展现了“金隅形象”和“金隅服务”。接下来,金隅集团将加快存量资产升级改造步伐,严格按照首都“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在城市建设发展方式由依靠“增量开发”建设向“存量更新”转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