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抢修人员升级昌平线信号设备 ■记者 周宇杰/摄
1月8日0时10分,气温达到零下13摄氏度。在地铁昌平线线路上,北京地铁公司通信信号分公司的“信号医生”们手拿工具行走在停运的钢轨上。除这支队伍外,另外9支抢修小分队同一时间从昌平线各站出发,他们当天的工作是更换昌平线朱辛庄-沙河高教园站区段18处信号设备调制解调器,目的是为了消除极寒天气造成的信号设备故障。
1月7日,地铁昌平线、亦庄线因极寒天气发生信号故障,造成部分列车晚点。地铁“信号医生”要利用夜间停运的几个小时,更换昌平线的信号调制解调器,北京地铁公司通信信号分公司安全质量部副部长万里说:“旧设备因为极寒天气出现了自动关机的状况,造成列车晚点,新换上的设备能扛住零下40摄氏度低温。”
地铁昌平线是一条地面线,遇到极寒天气,室外设备设施经常受到影响。万里解释,室外信号设备内的调制解调器相当于日常家庭中经常使用的“光猫”,起到网络信号传输的作用,当极寒天气来袭,调制解调器被冻“罢工”关机,影响车地正常通信,因此造成部分列车晚点。该调制解调器运行环境允许值为零下20摄氏度至70摄氏度,万里说:“晚点情况发生后,我们紧急安排技术骨干分析原因,经过排查,发现现场温度低于零下20摄氏度,所以导致信号系统故障。”锁定原因后,北京地铁公司立即制定应对措施,首先是对昌平线朱辛庄-沙河高教园站区段18处信号设备更换低温耐受度更强的调制解调器,彻底解决问题。
1月8日0时30分,记者跟随抢修小分队来到第一处更换点。设备箱打开后,抢修人员摘下手套,他们需要将旧设备完全拆除后更换新设备,“信号设备线路拆除非常复杂且精细,不能戴手套操作,寒冷天气下,几分钟手就冻得不听使唤了,卸拧螺丝都很费劲儿。”一名抢修队员说。
一名抢修人员拿着手电照亮,另一名队员快速拆除箱内设备。约30分钟后,新的耐低温调制解调器成功安装,两人的手都被冻得通红。抢修人员说,新设备安装成功后还需要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才能正式上线,整个过程约需要一个小时。
万里说,新设备安装好后还需要进行测试,夜间温度骤降,电脑终端受天气影响电量消耗极快,为顺利完成工作,信号医生们只能带着沉重的充电器下轨道,有时甚至需要在现场给电脑充电。
除地铁昌平线外,另一条地面线——亦庄线的信号设备也得到“升温”保护,贴上了“暖宝宝”。万里说,亦庄线现有条件并不适合更换新设备,因此公司决定为亦庄经海路-旧宫站29处室外信号设备加装保温层,通过提高环境温度保证设备运行状态的稳定。
下一步,北京地铁公司将积极研究并推进设备改进工作,努力确保乘客顺畅出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