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管庄站和平谷站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其中,管庄站是22号线在朝阳段首座实现结构封顶的车站,平谷站是平谷段首座实现封顶的地下结构车站。预计12月底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也将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届时22号线累计10座车站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分别为朝阳段的管庄站,通州段的北关站(6号线预留车站),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政务中心站、政务中心东站,河北段的神威大街站、潮白大街站,平谷段的马坊站、马昌营站、平谷站。
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横跨北京和河北的区域快线。该线路西起朝阳区东大桥,东至平谷新城,途经朝阳区、通州区、三河市、平谷区等,串联CBD核心区、定福庄组团、北京城市副中心、燕郊、平谷新城等重点功能区。该线路全长约81.2公里,其中地下段约53.8公里,地面及高架线约27.4公里,共设置21座车站,在燕郊设置车辆维修综合基地1座,在东五环东侧平房乡设置停车场1座。在该线路21座车站中,地下站有18座,高架站有3座,换乘站12座,开通后可与地铁八通线、6号线、10号线、14号线、17号线、28号线和M101线等实现换乘。
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一处一级主任科员杨承杉介绍,22号线是北京市首条跨省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也是首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示范线。“该线路建成通车后,北三县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实现最快9分钟通达,北三县到CBD地区(东大桥站)最短时间约为32分钟,平谷区到CBD地区最短时间约为55分钟,平谷、三河的乘客可以乘坐该线直接进入北京城市副中心。”杨承杉说,未来22号线将采用市域D型车8辆编组,地面及高架段设计速度最高为每小时160公里,地下段设计速度最高为每小时120公里。
此外,22号线也是国内第一条集地铁快线、市域快线于一体,并预留与城际网互联互通条件、实现“多网融合”的创新线路,将在北京第一次实现快慢车运行、不对称发车、多交路运营等方式。
京投轨道所属快轨公司副总经理张春旺表示,22号线建设过程中需多次穿越市政道路、桥梁、铁路、河湖,仅朝阳通州段就要穿越四环路、五环路、东北环铁路、南水北调工程、京承铁路、京哈铁路、京通高速、北运河、运潮减河、潮白河等地段,对地铁施工工艺和安全管理要求较高。此外,为方便乘客出行,提升乘客舒适度,全线换乘站比例达60%,也是该条线路的建设难点。该线路与14号线换乘的红庙站和与八通线换乘的管庄站均需在确保既有线路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增建换乘厅。同时,该线路在施工过程中还将面临地下水位升高、管线改移复杂等制约因素。
□相关新闻:22号线(平谷线)管庄站和平谷站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