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港接收站正在进行液化天然气接卸气作业 ■企业/供图
自9月15日首船“伯里克利”号到港以来,北京燃气集团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北京市天然气资源配置,为首都燃气安全平稳供应加上了“双保险”。据悉,接收站已累计完成6船液化天然气(LNG)接卸,卸载LNG39.619万吨,合计5.7821亿标方天然气,按照家庭正常平均月用气量20立方米计算,可满足2750万户家庭一个月的用气量。
随着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接收站投产成功后的首个供暖季到来,北京燃气集团所属各单位提前部署、周密筹划,制定多气源保供方案、实时监测工况、加密运行设备设施等各项工作,全力护送气源平稳输送至京津冀地区。
供暖前夕,天津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部在北京燃气集团的统一部署下,根据近3年北京市冬季极端气温折线图分析外输气量高峰期,提前预测、排布冬季保供外输量,随时做好应急调峰准备工作。据测算,接收站码头每年可接卸LNG达500万吨,一期4座LNG储罐可储存LNG约84万立方米,外输管道每日可输送气量约2400万立方米。一期投产的4座储罐当前储罐总工作库容天然气约5.04亿立方米。进入冬季保供高峰期时,若4座LNG储罐全部达到35米以上库存量,按照应急保供气化外输量2400万立方米/天测算,可在不接船的情况下,连续供应17天。据悉,项目接收站一期4座储罐已全部处于80%以上高液位运行状态,为冬季供暖期提供了充足的天然气储备。
作为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南港外输管线承担着与外部管道互联互通,输送船气资源,满足京津冀地区夏季、冬季不同季节性调峰需求的重任。它的投产标志着北京燃气集团“长输管线+配气管网”的一体化调度体系框架初步建立。
2023年5月,根据北京燃气集团要求,天津南港接收站至城南末站外输管线资产由高压管网分公司承接管理,代表北京燃气集团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路护“气”入京并确保高峰时期气源平稳输送至下游门站,高压管网分公司的职工们多次往返天津、河北等地进行实地踏勘,用脚步丈量每一公里外输管道及沿线站场、阀室,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首都燃气安全稳定供应保驾护航。
横跨3省(市)8区(县),4个分输站、2个联络站、9座阀室,由天津南港LNG接收站始发,经永清联络站一路向北,船气顺着217公里外输管线平稳输送进京的“终点站”是位于大兴区礼贤镇的城南末站。
城南末站建筑面积1649平方米,站内天然气工艺管线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接收能力3600万立方米/日,设计供气能力150万立方米/小时。全站采用SCADA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具备过滤、计量、调压等功能。区别于六环管网气,南港LNG外输管线来气第一次加装了大型水套炉加热设备,通过可控制的流量、压力、温度,有效解决管道冻堵难题,大大提升设备设施的安全性。
9月23日,首船16.3万立方米LNG船在配套码头顺利靠泊并完成接卸后,天津南港LNG接收站首次通过217公里外输管线向北京城南末站输送LNG船气,并正式分输去往城南高压A站。目前,由城南高压A站至新机场的联络线已经贯通。南港LNG应急气源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提供了双气源保障,对提高供气安全性、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11月29日,城南末站已累计为首都输送天然气超1亿立方米。随着各项设备设施的不断调试,冬供期间,城南末站预计每日可提供天然气2000万立方米,约占北京日消耗气量的三分之一,将切实起到保障北京市应急调峰需求的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