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心标识                    ■企业/供图

        8月18日,北京市委城市副中心工作委员会、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命名及标识文化内涵、绿心生态特点、园林景观特色等相关情况。城市绿心位于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交汇处,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绿色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为彰显东方智慧和展示生态文明的市民活力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项目的建设运营主体为北投集团,项目命名延续北京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绿心命名。

        据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依托生态本底,运用近自然的生态修复方式,解决原东方化工厂的生态问题。并突出为民惠民,建设休闲、健身、科普、观光等功能复合的绿色休闲空间。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展示运河历史文化脉络。力求打造一处集生态修复、市民休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因此,项目命名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突出项目绿色生态核心、文化核心和活力核心内涵。

        城市绿心标识,左边用中文写有绿色的“绿心”字样,中间分别有一条绿色和蓝色粗线条的星型形状相互交织在一起,右边用英文书写“CENTRAL GREEN”。据介绍,城市绿心的形象标识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理念,主要组成元素使用了表示“人”的抽象形“五角星”,以及城市绿心最具代表性的“星型园路环”形态。两个星形交织穿插,体现了人在自然中尽情舒展、和谐律动、活力洋溢。

        “五角形蕴含数字五,呼应城市绿心规划建设扎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时代精神。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五也寓意动态的平衡,传递着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美好寓意。在色彩上,分别使用了天空蓝与自然绿,基调清新明亮,展现了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诗意共鸣。”高大伟说。

        每天晚上,城市绿心停止施工后,占地11.2平方公里的公园格外安静。工人们下班回去时,有时还会碰见野鸡、野兔在草丛里活动。高大伟介绍,城市绿心结合东方化工厂的棕地修复打造生态保育核,核外通过设置植草沟和灌木丛,形成生态缓冲带。核内通过保留自然植被、植物播种、种植混交林、异龄林等多种方式,构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用生态的方法实施生态修复,营造多样动物栖息生境。场地再生、生态保育和遗址展示相融合,营造老工业遗址回归自然的生物乐园。

        同时,在营造近自然的城市森林方面,城市绿心依托原有大树打造林荫下的景观,为市民提供舒适游赏空间的同时,保留场地的记忆。另一方面,树种选择上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且,城市绿心产生的建筑垃圾利用绿心内的微丘绿脉地形全部就地消纳,通过景观小品、铺装、挡墙制作等,打造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典范。通过雨水花园、景观湖、运河故道、植草沟方式完成雨水传输和汇集,实现雨水的景观利用,50年一遇的雨水不外排,蓄水能量达到105万立方,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示范,促进副中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