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他们入驻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住南柳巷胡同的居民张大爷在大槐树下乘凉,瞅着正在清扫胡同的住总北宇物业公司保洁人员说。张大爷告诉记者,他们来了之后,胡同居民有了“贴心人”。
末伏来临,北京气温忽高忽低,高温与阴雨持续交替,再加上户外与办公室交叉坚守,极易着凉感冒。李长萍,今年48岁,在住总北宇物业从事保洁工作已经8年了,她负责的区域是椿树街道琉璃厂西街。
早上6时30分,李长萍起床,开启了一天的劳作。“末伏的天气虽然没有之前毒辣,但因为气温变化大,我们反而会多穿点,宁可热点也尽量避免感冒。”李长萍说着,打开随行的袋子,里面装着一个用到发旧的太阳帽和一大壶水,她每天都要喝4L水。
“最近好多了,前几周最难的是扫槐树花,稍微清理不及时,就特别难收拾,而且一旦被行人踩后,整个鞋底都拉黏,行人也特别难受。”李长萍边打扫着胡同地面中的残留槐花,边告诉记者。北宇物业所在的椿树准物业服务中心辖区涵盖街道61条背街小巷及4条主要大街,其中琉璃厂西街是知名的传统文化商业街道,每年游客以百万计。
不到8时,李长萍就与其他三名同事开始了一天的保洁工作。在琉璃厂西街两侧有几十棵国槐,进入夏季,白色的槐花从树上飘落,如果赶上一阵微风,地面上像铺了一层雪。李长萍说,槐花属油性,整个琉璃厂西街采用石板路面,过往的居民、游客只要一踩上槐花,立刻会感到鞋底发粘,影响整个街道形象。为此,北宇物业公司在不足500米的街道上特别安排李长萍等4名保洁人员,从8时-18时不间断清扫,确保道路整洁。
“别看路不长,每天清扫量特别大,我们每天都要走两三万步,中午也不休息,轮班吃饭,确保道路整洁。”李长萍说。
“得到认可的感觉真好!”邱昌说。他在北宇物业公司从事胡同保安已5年,一直负责椿树街道辖区的保安工作。新发地疫情发生后,邱昌许多同乡、同事都辞职离京,躲避疫情。邱昌不但没有离开,而且为了弥补疫情期间保安人手不足的情况,主动放弃休假,连续坚守岗位220天。看到家里有困难的高龄老人,他总是毫不犹豫出手相助。邱昌说,从最开始被人叫“那个保安”,到现在居民口中的“小邱”,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8月15日,末伏第一天,虽然没有炎炎烈日,但是连绵的小雨和30多摄氏度低压天气,让人湿热难耐,喘不过气起来。10时,邱昌与队友在东椿树胡同巡视。“我们每天7时出来,19时回去,基本在整个椿树街道辖区范围内每天巡视4遍。”邱昌进行着日常巡查,额头上连成串的汗珠不断从他晒得通红的脸颊上滴落下来。
邱昌的工作是负责对胡同秩序进行日常巡查,重点对胡同中堆物堆料、安全设施、公共设施等进行检查。跟邱昌共同巡查时,记者看到谁家门口有垃圾堆积了,树上是否有新断裂要脱落的树杈,胡同步道是否有破损缺砖,所有这些他都一一通过随身PDA设备进行拍摄上传,汇报给物业监控中心,然后派专人进行维修。邱昌告诉记者,这活儿在居民眼里看着不起眼,每天无非就是在胡同里溜达,但是我们自己清楚,这巡查工作做细了,每天各种问题隐患就能上报100余条。“刚来的时候不适应,经常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现在好多了,但是最难过的还是夏天,每天一圈巡视下来,衬衣上的汗水就能拧出半斤来。”邱昌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