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览现场,古建模型吸引参观者驻足                                 ■记者 郭雨/摄

        三眼井的井台、荫凉下的鸟笼、红墙旁的鼓楼、焕然一新的四合院,8月15日,“传城·北京城的历史记忆与传承焕新”展览在首开集团首开书院一层启幕,直观、生动、细腻地呈现出不同时期北京历史文化的魅力和北京城欣欣向荣、蝶变焕新的景象,让现场参观者驻足。

        据悉,本次展览是由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首开集团联合主办,首开城市更新研究院承办,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及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专业支持,展期为两个月。观众无需预约,免费参观。

        据首开集团城市更新事业部战略部部长崔骥介绍,“传城·北京城的历史记忆与传承焕新”展览是首开书院首展,通过《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关键词》《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案例汇编集(2013年-2022年)》《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神情·北京自然人文角落的拾遗》《中轴线上的首开人》5本专著的沉浸式、场景化阅读,营造可触、可感、可读的名城记忆,重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成果。此次展览主体内容是首开历史文化展,首开集团采用融合式展览的形式,以企业史映射城市变迁,以城市发展注解企业史,致力营造城市文化新场景。

        走进首开书院,上下两层的空间跃入眼帘。首开书院里随处可见“传城·北京城的历史记忆与传承焕新”展览元素。比如张贴在阅读区的北京城系列历史地图,让参观者通过地图重温老北京的历史变迁。在书册陈列中,聚焦110个北京名城保护关键词,并针对不同关键词精选出对应图书。在场景文化展廊中,利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小门楼、如意门等古建模型以及手工制作的四合院模型,让参观者重拾北京记忆。

        “传城·北京城的历史记忆与传承焕新”展览既是对北京城市历史文化的一次巡礼,也是打造城市文化主题空间的一页序章。崔骥表示,此次展览的鲜明特色就在于展览内容与空间功能兼容互鉴。展览通过启城、读城、建城3个篇章,让参观者可直观地走进岁月流转中的北京。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精选了人文艺术家沈继光多年来精心创作的84幅老城影像,为本次展览铺垫了厚实的人文底蕴。

        在“传城·北京城的历史记忆与传承焕新”展览启幕活动现场,首开集团总经理李岩表示,作为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首开书院,不仅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成果,也是首开集团“向心利民”经验的生动实践。下一步,首开集团将持续输出优质文化服务,持续为推动首都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