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壁店,施工人员正在对河道进行作业                             ■记者 董一鸣/摄

        8月15日14时,家住房山区河北镇磁家务村的郭阿姨正和帮助她清理小院淤泥的北京建工六建集团援建人员一起忙碌着。虽然院子依旧泥水遍地,但在郭阿姨看来,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变化。郭阿姨说:“感谢援建同志们帮我清理院子,这要是我们自己弄,想恢复成原来的模样还不知道得多久。”

        目前北京建工集团在房山区河北镇和霞云岭乡的18个村子开展援建工作,包含村域和村民家中的道路清淤,以及村域支路修复、河道平整等工作。该集团下属7家二级单位1400余人从8月13日开始,便来到这里开展相关工作,目前整体工作推进顺利,大部分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在河北镇半壁店村的河道旁,挖掘机正在进行河道护坡修整工作。北京建工六建集团现场负责人衡晓东说:“我们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组织了60台挖掘机、20台铲车以及其他单兵设备陆续开赴现场,同时将大约400名作业人员安置到不同区域迅速开展工作。”

        侯帅是磁家务村援建现场负责人,他带队实施了首批入户清淤工作。“我们抵达现场后发现很多淤泥都处于半干燥状态,且干燥后变硬更不好处理。”为了尽快清理干燥的淤泥,团队采用边铲边洒水软化的方式逐层剔除淤泥。大多数村民都安装了顶棚,在清淤作业中,虽然淤泥没有被晒干,但作业环境异常闷热。

        对半壁店村援建现场负责人张德超来说,清淤最大的难题在很多犄角旮旯儿的地方。半壁店村有一条排水沟,因为山洪将很多石头和泥土一并冲入,导致堵塞。排水沟所在区域狭窄,大型机械设备无法施展,手刨铲挖成了最好的手段。在山上的村镇联络线抢修作业中,狭窄的道路更是让大型作业车辆无法抵达,只能用小型运输车倒运。工作人员要和时间赛跑,只能将施工时间拉长。

        与此同时,在河北镇其他8个村子的援建中,北京建工集团工作人员有的要清理广场上堆得高高的淤泥,有的要在河道中及时清理上游冲下来的桥梁混凝土碎块,每一名援建队员都在争分夺秒地忙碌着。

        而在霞云岭乡,多条支路的抢修成为比淤泥处理更加紧急的任务。霞云岭乡的很多支干路通行依然不畅,特别是末端的村域道路断点问题成为援建人员要重点解决的难题。目前随着清淤工作进入尾声,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人员将逐步向深山区集结,确保按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