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创新工作室揭牌 ■企业/供图
7月30日上午,首钢矿业公司运输部老兵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老兵创新工作室由5名在运输各条战线上的退伍军人组成,带头人是安全保卫科李连松,旨在以降低成本为中心,以自主研发铁路电气、机械及自动化等为主要方向,打造提质增效、安全高效的创新工作室,适应首矿运输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工作室揭牌前,5名成员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到现场调查研究,历时近半年时间,自主制作了远程控制电伺服液压缸道口杆、护坡砖、便携式车长阀、集装箱车辆调车作业脚踏平台4个产品,成品经过现场试验,达到预期效果。
“退伍不褪色,老兵创新工作室将带着新目标,在制造过程中积极发挥创新作用,努力成为铁路运输产业的创新标杆。”首矿运输部党委书记刘欣说。
随着首矿生产节奏不断加快,机车区间运行速度成为制约运输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多年来,无人看管道口一直是行车岗位的一块“心病”。“以往,机车在道口都是通过降低车速、加强瞭望确认等措施,控制厂外行车事故,‘有点险和差一点’这种事情偶有发生。”李连松说。
为杜绝这一问题,运输部多个道口已经实现通过远程控制道口杆的方式来降低运行风险。但考虑到费用问题,无法保证矿山88个无人看管道口全部采用这一方式。为此,老兵创新工作室将自制远程道口杆作为工作室成立以来的首要改造项目。
退伍老兵、工务电务段焊工袁本臣介绍,经过到唐山机车车辆厂道口实地考察,最初计划采用电机——减速机控制系统来制作道口杆,但缺点是沿线运行环境复杂,对道口杆影响较大,维护较为困难。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决定采用电伺服液压缸替代电机减速机控制系统。
经过反复对比试验和论证,最终老兵创新工作室自主制造了免维护、故障率低的远程控制电伺服液压缸道口杆。由于该道口杆为电控制机械操作,而非程序控制,成本大幅度降低,为下一步所有无人看管道口改为远程操控提供了便利。
车长阀,就是当调车员发现前方有突发情况时,通过人为手拉控制绳,使折角塞门打开,迫使列车管迅速排风,达到紧急制动的目的。
目前,运输部在用车辆车长阀为成品采购,使用过程中排风量小,很难实现迅速排风。创新工作室在提高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废旧零件、自制内套,并利用变径将折角截门与连接器相连,缩短了截门与连接器的间距,在截门开关上连接一根长闸线替代长软管,当列车发生问题时,调车员只需拉动闸线即可排风制动,从而实现全列车紧急制动。
“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运行的风险和成本,从全面投入使用情况看,效果和实用性较好。”机务段安全员崔斌说。
在矿山,集装箱作为精品建材外发的主要车型,由于结构受限,调车作业人员无法蹬乘,调车推进环节必须徒步引导,延长了工作时间,制约了生产效率。
对此,创新工作室通过对车辆结构认真研究,在原有车梯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五代人员脚踏平台,经过一线职工蹬乘试验,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为了保证调车员蹬乘作业站稳把牢,工作室还制作出了长1.2米和1.3米的多功能带锁止功能扶手,采用承重部位无焊口一次性成型结构,提升了安全性能。
下一步,脚踏平台将配备到每台机车,可以有效提升生产作业效率,降低人员徒步引导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