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智造工场                                                    ■记者 董一鸣/摄

        大型金属构建增材制造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煜鼎增材、极速3D打印企业清锋科技、人工智能行业“独角兽”旷视科技……浏览入驻金隅智造工场的企业名录,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家家具生产厂,如今却已成为聚焦大信息与智能制造领域的科技园区。

        “2021年,园区生产总值超过50亿元,未来2到3年,我们希望园区年产值能从50亿扩大至100亿。”金隅智造工场总经理叶菲介绍。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金隅智造工场,“老厂房”里正在上演智造新故事。

         科技成果加快落地转化

        位于金隅智造工场的中科智汇工场,是一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生命周期孵化服务的科技服务机构。

        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团队组建的中科院企业中科知影,主要从事脑科学研究、脑部疾病治疗仪器研发。“我们为企业配置了技术经理人,与团队共同确定研发首款产品设计方向,协调需求匹配的三甲医院相关科室达成产品试用。此外,辅助企业梳理股权架构、引入融资、寻找产业合作方。”中科智汇工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近两年的服务,中科知影已由一家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的团队,成长为一家在脑科学细分领域具有高壁垒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在金隅智造工场,类似中科知影这样的新兴科创企业在园区蓄势待发。铁力山、G7物联等小巨人企业纷纷落户,旷视科技、云知声、百分点科技等独角兽企业入驻,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运而生,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引领和支撑前沿产业的企业和项目在园区加速落地。

        “园区设立‘I立方’智慧化运营服务平台,围绕八大公共服务内容,分阶段为入园企业提供园区产业智慧运营服务,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长空间与产业服务。”金隅智造工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重点开展了知识产权、政策、科技人才、法律和金融等产业服务,助力企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目前,以“大信息及智能制造”为核心的金隅智造工场,已实现包括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在内200多家科技企业、5000多位科技人才聚集,并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创业板上市企业、3家科创板申请上市企业、6家智能制造行业独角兽、9个北京市重点项目,园区知识产权产出超5000件。

         贴心配套服务提升归属感

        无论是举办产品发布会还是酷炫年会,在金隅智造工场这个配有智能管控灯光、自动窗帘和全套音响设备的800平方米超高挑场地,均可轻松满足入驻企业需求。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里曾是家具打磨车间,如今却成为了企业的科技秀场。

        园区优质的服务配套,让入驻企业员工更具幸福感和归属感。面积超2000平方米、可容纳近千人同时用餐的食堂,早晚免费提供园区至地铁的班车出行服务,配备近400套人才公寓,且配套优质教育资源。“园区还引入餐饮、银行、美容美发、健身中心、超市、便利店、书店、药店、干洗店等商务配套。”金隅智造工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园区出租率已达98%,构建起“物理空间租赁+产业投资+创新产业服务”园区运营服务模式。

         牵线科创企业与金融资本

        地处海淀创新腹地的金隅智造工场积极搭建企业与资本的桥梁,助力科技创新型企业扬帆起航。

        在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下,金隅智造工场、中关村创业大街、德勤中国等机构共同举办了成长期企业股权融资热点问题分享交流会。会上,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相关领导以及德勤中国企业高管等嘉宾,帮助创新企业建立对股权投融资的深度认识,助力科创企业了解最新资本动态和专业资本投资逻辑,有效借助资本力量赋能科创企业发展。

        叶菲表示,金隅智造工场联合国内顶尖金融力量,搭建中小企业和投融资机构对接平台,是园区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畅通政、企、机构沟通渠道的有力探索。2021年9月,规模2亿元的“海淀·金隅科创基金”启动运行,重点投资孵化金隅智造工场内具备高成长性、高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目前已完成4家企业的投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