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闹天宫》剧照 ■企业/供图
2021年7月9日,一场名家云集、流派纷呈的戏曲名家演唱会响彻古都北京上空,有着百年历史的吉祥戏院,华丽回归王府井金街。转眼一年过去,重新开张一周年的吉祥大戏院以京剧演出为核心,涵盖京昆、越剧、曲艺、舞剧、民乐音乐会等多门类、多剧种的演出相继上演,实现全年演出110余场。百年戏院的舞台上再次迎来群英荟萃、梨园锦绣、百花齐放盛况。
百年戏院“华丽转身”
吉祥戏院,始建于1906年,原名“吉祥园”,是北京著名的百年老字号戏院之一。上世纪的吉祥戏院汇集和见证了京剧史上众多前辈大师的精彩演出,尤其是“京派”京剧的形成与发展、鼎盛与繁荣。梅兰芳先生早期创编的新戏便常在吉祥园首演,新中国成立后,在吉祥戏院上演的剧目愈发百花齐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享誉海内外。
1993年,为配合王府井地区整体开发,吉祥戏院被拆除。梅葆玖先生及众多业界人士联合呼吁,提案恢复重建吉祥,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各界领导高度重视。历经28年重建之路,2021年7月9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由北京京剧院与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运营,崭新的吉祥大戏院在王府井银泰in88大厦重张开业。
新的吉祥大戏院坐落于王府井银泰in88大厦七层,地处“故宫-隆福寺-王府井”文化金三角中心地带,是一座兼具传统与现代风格的“空中剧院”。戏院前厅清新雅致,透过大面积落地窗,故宫、景山等古都美景尽收眼底。剧场内部有意恢复明清风格,装饰传统藻井彩绘,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坐席330余座,分茶座和楼座,舞台运用国际先进的声光设备,为观众带来厅堂般的视听体验。
多门类多剧种在吉祥舞台演绎
吉祥戏院舞台大幕重启,一年来以京剧演出为核心,涵盖京昆、越剧、曲艺、舞剧、民乐音乐会等多门类、多剧种的演出相继上演。在疫情不断反复情势下,实现全年演出110余场。
北京京剧院传统经典剧目《红鬃烈马》《龙凤呈祥》《四郎探母》《锁麟囊》等华丽登台,深受戏迷青睐的骨子老戏《遇皇后·打龙袍》《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等轮番上演。北方昆曲剧院经典剧目《牡丹亭》《西厢记》《玉簪记》《长生殿》常演常新,观其复系列《墙头马上》《金雀记》《怜香伴》重现古典意境,意蕴悠长。河北梆子《金玲记》《牙痕记》《王春娥》《清风亭》琳琅满目;越剧《红楼梦》《梁祝》《红丝措》唯美典雅;还有美仑美奂的国风舞剧《三更雨·愿》,新乐府民乐音乐夜,红色经典音乐会等,都在百年吉祥的舞台上尽情演绎,一展风采。
一年来,戏院倾情策划的“国粹吉祥”京剧系列、“吉祥雅韵”昆曲系列、“吉祥绽放“地方戏系列、”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系列”“舞韵吉祥国风舞蹈演出季”等已初具规模与品牌效应,成为戏院经营亮点。吉祥戏院以一座“空中剧院”的起飞之势,在王府井金街助力彰显古都风采,为优秀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不遗余力。
文化与商业相互赋能
围绕演出剧目与传统节庆,吉祥戏院精心策划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积极开展戏曲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一年来共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30余场。去年举办的“吉祥雅韵“昆曲文化展(服饰展)、“梅韵兰质永留芳”梅派艺术展(画展),为青少年戏曲普及提供舞台的“吉祥艺术课堂”。戏院圆满承接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2022年元宵戏曲晚会”全场录制、参与“2022年五四晚会”节目录制,承接了“故宫以东之文创设计大赛”颁奖晚会等活动,顺利引入“刘德华线上粉丝会”直播活动等,活动内容多样,形式不拘一格。重张以来,吉祥戏院成功入选2021年“北京市网红打卡地”榜单,被评为北京文化和旅游体验基地。
百年吉祥踏上新征程
重张以来,吉祥戏院坚持“小而精、雅而美”的运营理念,以国粹艺术为核心,努力构建戏曲艺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端演出平台、普及推广平台、创新体验平台和对外交往平台。
2021年底,吉祥戏院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新的吉祥戏院将积极响应“大戏看北京”号召,以崭新的姿态,深耕演出市场:以京昆戏曲演出为主,其他传统文化演出为辅,汇集名团名家名角,推出特色驻场演出,打造戏曲和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精心策划各类文化演出和商业活动,助力王府井打造商业、文化与旅游相互辉映的新格局;紧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完善剧场功能,丰富文化消费内容,打造网红文化消费场所。未来的吉祥戏院,将凝聚力量,进入成长发展的新轨道,踏上百年吉祥品牌的新征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