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北京森林文化节开幕活动的主场地——十三陵国家森林公园,是在十三陵国有林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天,十三陵国有林场也迎来了建场60周年。一早,十三陵林场的职工,还有被请来的退休老职工,一起在森林公园的蟒山景区种下了一片松柏纪念林,纪念十三陵国有林场走过的六十年风雨兼程,记载林场人用一个甲子的艰苦创业创造了荒山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也昭示着林场人将继续发扬松柏般斗寒傲雪、坚毅挺拔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奋斗,把十三陵林场的13万亩森林保护培育得更加茂盛、美丽。
以十三陵林场、西山林场、八达岭林场等为代表的国有林场,曾经是北京大规模造林绿化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到处是荒山秃岭。为了迅速改变自然面貌,从1952年开始,组织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以小西山绿化为起点,率先在河流两岸、水库周围、风沙前线、石质山区等生态前沿和名胜古迹周边植树造林,成立了一个个国有林场保护造林成果和继续造林。
60余年来,国有林场在全市生态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有林场建立初期,林场先行先试,大规模造林的成功,带动和掀起了全市造林绿化的热潮,森林面积迅速增加,国有林场发挥了重要的排头兵作用;国有林场发展阶段,林场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在森林培育和管护上不断探索新理念、试验新方法,作为全市林业建设的排头兵和示范窗口,促进了林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当前,国有林场已成为全市生态区位最重要、森林资源最丰富、森林景观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生态功能最完善的核心生态区域,构成了首都生态安全屏障的基本骨架,是维护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各国有林场积极响应二次创业、再建功业的号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管好林、护好林、育好林的基础上,发挥大智慧用好林,努力创建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绿色生活、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向往。近些年来,国有林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建设了一大批森林公园。下一步,国有林场将继续坚持“文化引领 场园一体”的思路,将森林景观优美、观赏价值较高、交通条件较便利的区域向社会公众开放,真正做到打开大门办林业,打开大门办林场,让国有林场逐步成为人们健身养生、观光游览、科普考察的重要场所,成为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传播生态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