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施工现场 ■记者 董一鸣/摄
由北京建工建筑工程总承包部(以下称事业部)施工的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大楼改造项目近日正式开工。作为典型的城市更新项目,根植在珠市口老胡同和平房区的建筑将面临诸多改造挑战,而依托该项目同步成立的还有北京建工集团首个“主打”城市更新领域的职工创新工作室。
“我们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并不是‘蹭热点’,而是在过往三年多的城市更新项目改造经验的基础上成立的专业平台,将以技术质量部统筹,项目技术创新研究为龙头,通过对改造全过程的深入研究,总结提炼出符合我们城市更新项目的管理和商业模式。”事业部部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白文汇说。
从2019年第一个城市更新项目落地至今,事业部三年中持续聚焦既有办公建筑和老工业厂区改造升级领域,累计施工12项工程、总建筑面积突破12万平方米。
《北京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要围绕老旧楼宇与传统商圈改造升级、低效产业园区“腾笼换鸟”和老旧厂房更新改造等多个领域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并附带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北京市的城市更新始于2008年奥运会前的老旧小区改造。对2017年8月成立的事业部而言,2019年涉足该领域看似有些“落后”,起步虽晚,但起点不低。“我们依托北京建工集团全产业链优势,聚合设计咨询、施工生产、检测维护等资源,将城市更新从单体建筑向区域整体的地上地下综合改造升级延伸,形成城市更新的‘新模式’。”事业部技术质量部部长、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王振辉说。
“新模式”需要理论支持,更要依托于实践成果。2019年,事业部承接了中心城区重点工程的改造升级工作,项目团队针对雨季对屋面整体拆除更新的同时又不影响室内办公、宴会、重要会议等活动正常举行的工艺工法和施工组织技术,进行研究应用,研制专用机械对室内具有文创价值的超大油画进行整体拆移、保护,再进行内部加固、装修;在海淀区蓝润商厦改造中,团队对既有6层框架结构建筑进行楼板和梁柱的部分拆除和加固技术研究,成功将老办公楼压抑的空间改造成大挑高、宽区域的符合人工智能产业办工的现代化办工设施;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现场,技术人员对主厂房原有钢结构悉数保留,与新增建筑体量形成鲜明对比,体现新旧交融,达到“老肌理、新内容”的设计目标。
诸多城市更新项目的经验也将通过职工创新工作室得到快速复制和完善,在南京银行北京分行大楼现场,项目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孔凡杰表示,将依托现有城市更新技术方案,结合现场实际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如针对楼内装修带来噪音问题,将采用新型静力拆除设备,避免电动拆除在切割和剔凿的噪音影响居民;考虑到现场不具备垃圾清运场地,对改造中拆除的建筑垃圾将自主研发的滑道安装在楼上,让垃圾从楼上自动滑到指定区域,减少人工搬运,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而在石景山区的北重科技文化产业园内,事业部项目团队已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他们将通过适当的厂房改造及景观设计,将北重这个承载了六十余年的工业记忆区域,打造成为融合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产业,集商业、文化、科技于一身的城市生活体验区。
白文汇表示,“十四五”时期,事业部将继续瞄准以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为代表的重点市场领域,加强系统谋划,打造营销特色,研究和储备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储备和商业运营模式,塑造细分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