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智斌对巡查中发现的道路问题进行拍照 ■记者 刘偶/摄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已圆满落幕。在盛会成功举办的背后,离不开各行各业的辛苦付出。北京建工市政路桥养护集团市政七处巡查五中队就是一支肩负着首都道路交通服务保障任务的团队。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该团队105名保障人员负责保障城市道路桥梁等设施安全运行,为首都道路交通保障贡献了力量。
巡查五中队日常负责整个丰台区区域道路等巡查保障。东起京沪高速,西至西六环外门头沟交界鲁坨路,北起南二环,南至五环外亦庄开发区西环北路,以及石景山区西南部分道路,共计道路45条,天桥31座,立交、跨河、跨线桥81座,通道5座。
为保障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各条道路正常通行,北京建工市政路桥养护集团市政七处从1月中旬就进入全体备勤状态,同时,针对辖区内每条道路不同特点,制定保障方案。据五中队队长吴刚介绍,他们将辖区内菜户营南路主路、京津塘连接线、南苑路等11条道路以及13座天桥、19座跨河跨线桥和1座通道设置为重点保障区域,在加强巡查频次的同时,提升应急保障效果。“针对这些道路,我们全部从过去一天一巡增加为一天两巡,同时,一旦发生突发情况,我们会在30分钟内抵达现场。”吴刚表示。
“我们每天从早上8点就要开始上路巡查,每天要保证巡查2遍,所有问题都要拍照上传给队里。”五中队巡查员董智斌告诉记者。27岁的董智斌是五中队里的骨干队员,自2017年入职后,他已连续4年在单位过年。2022年春节,由于恰逢冬奥保障,大年三十晚上,他主动放弃了阖家团圆,早早来到单位。春节假期七天,董智斌值了五天夜班和白班,坚守在道路巡查岗位上。
2月13日晚上,北京大雪飘扬,此时的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因降雪较大,为了能及时发现辖区内的安全隐患,董智斌比平时提前2小时就开始上路巡查,道路桥梁结冰、桥下冰凌……每发现一处隐患,他就马上停车进行检查。从当晚8点至次日凌晨,董智斌按既定路线沿途排查隐患,并每2小时上报一次排查情况。冒着雪,董志斌和同事一起有条不紊地工作,最终排查了道路15条、桥梁20余座。
董智斌只是北京建工市政路桥养护群体中的一个代表。冬奥保障期间,北京建工市政路桥养护集团市政七处全体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自2月4日至2月20日,累计出动巡查人员942人次,巡查车400车次,电瓶车200车次,累计巡查里程33521公里,圆满完成了冬奥会的保障工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