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管企业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营业收入2798.7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利润总额121.8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了2022年“开门红”。

        截至2月末,市管企业资产总额6514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所有者权益总额23002.8亿元,增长10.4%。前两个月各企业已交税费总额332.7亿元,同比增长16.4%。

        从经营数据上看,21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63.6%;盈利企业25家,占75.8%,盈利企业中,20家企业实现同比增长。

        从考核目标数据分析,竞争类企业中,12家企业完成年度考核目标进度快于时间进度。特殊功能类和城市公共服务类企业全力做好城市运行服务保障,圆满完成冬奥会服务保障任务,确保水电气热等安全运行,投资计划完成率、重点供水任务完成率等任务指标均按时间进度推进。

        作为全市重点工程建设主力军,今年,27家市管企业担市级重点工程共计163项,全年计划完成投资约871亿元。其中:市“3个100”重点工程121项,占全市“3个100”重点工程数量的40.3%,全年计划完成投资约731亿元,占全市“3个100”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的26%;政府折子工程及相关部门交办重点工程7项,全年计划完成投资约37亿元;往年重点工程延续项目35项,全年计划完成投资约103亿元。

        截至2月底,市管企业163项重点任务应开复工125项,已实现开复工113项,开复工率达到90.4%。其中,市“3个100”重点工程应开复工90项,已实现开复工82项,开复工率达到91.1%;政府折子工程及相关部门交办重点工程应开复工4项,已实现开复工4项,开复工率达到100%,往年重点工程延续项目应开复工31项,已实现开复工27项,开复工率达到87.1%。

        2022年,市管企业承担城市副中心配套建设项目36项。截至2月底,已实现开工27项,累计完成投资16.5亿元。承担京津冀及雄安新区配套建设项目7项,其中,4项是以参股形式参与建设的PPP项目,主要涉及北京燃气天津南港应急储备、雄安新区宣武医院项目、京津合作示范区一级开发,截至2月底,4项PPP项目已实现开工3项。

        市国资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国资委将加强全系统经济运行调度,持续跟踪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引导企业加强逆周期调度,集中优势力量,抓好重大投资、优化营销策略、加强企业合作,拿出实际举措助推经济平稳增长;要指导企业全力推进“3个100”重点工程建设,督促企业在冬奥会结束后抢抓施工黄金期,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目标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