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新首钢站站厅                               ■记者 周宇杰/摄

        飞扬的雪花,冰球杆造型把手和憨态可掬的冰墩墩、雪容融……12月24日,记者踏上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列车,无处不在的冬奥元素让人提前进入“冰雪时间”。今年年底,11号线西段即将开通,线路共设新首钢站、北辛安站、金安桥站、模式口站(暂缓开通)4座车站,全长约4.2公里,开通后可直接服务冬奥会。

        北京地铁公司作为接收和运营维护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的轨道交通运营商,将这一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准备好开通运营各项工作。2021年以来,北京地铁公司以“落实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智能化、无障化、便捷化运营需求,将其打造成为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首条智慧化示范线”为目标,组建工作专班,组织开展全自动驾驶调研、车辆生产调研、设计交流会等工作,按照内部筹备“六到位”的要求,安排各项重点工作计划。北京地铁公司研提该线路共计七大类91项运营需求,统筹“客运专业”“乘务专业”“检修专业”“设备运维”“增值服务”五大业务板块,提前参与设计建设,积极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全面统筹开通运营的各项准备工作。

        针对该线路运行特点,北京地铁公司按照“通用、特有”对规章制度进行分类。根据运营模式、站场型式、车辆信息的逐步确定,完成“特有”类规章的制定;梳理制定综合管理类230项、安全管理类19项、应急预案9项等规章制度;对检修作业方式进行标准化作业筹划,规范各类安全生产标识位置及工具工装位置,完善运营组织及检修模式方案,为开通后的安全、服务管理建立依据。

        北京地铁公司结合冬奥服务要求及该线路特点开展各专业部门培训和练兵。检修专业对转向架组装、车体总装、车辆试验及车辆操作使用、应急故障处理等内容进行培训。乘务专业针对新车型操作使用、应急故障处理等内容进行培训,特别是针对新型供电方式、驾驶模式、信号显示进行培训。客运专业分别就信号、站台门、AFC(自动售检票设备)、客运服务等方面开展专项培训,特别在服务冬奥客流的技能方面,对服务意识、服务礼仪、英语口语、应急处突等加强培训;针对无障碍服务及乘客急救,开展无障碍设施、紧急救助、AED使用等专业培训,以高水平运营和服务技能,做好“开门迎客”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