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地下的停车场封顶完成,准备进行下一步施工 ■记者 董一鸣/摄
11月24日,位于回龙观地区的一座隐藏在公园中的地下停车场正在进行最后的清理和土方回填工作,预计到明年这座回龙观地区新建三大停车设施之一的项目将投入使用,届时可以为周边7个小区和社会单位提供608个车位,其中包含充电车位122个。
回龙观育新学校东侧地下停车场为地下3层,地上1层,是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中地下停车场项目之一,地面设计为公园,地下为停车场。项目由北京市发改委投资,北京市昌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于2020年开始建设,计划2022年3月31日竣工投入使用。
对北京建工三建公司项目经理陈朋而言,这座隐形的停车场面临的困难却没有隐形。
该项目西侧南北各预留1个车辆进出口,同时在地下停车场上面的公园内设置了4个人员出入口,“从这4个均匀分布的出入口,市民可以乘坐电梯从地下来到地面,再返回所在小区,停车在这里,基本上回到周边小区的路程都可以控制在200米之内。”陈朋说。
同时,4座地面建筑在设计上也本着融合共生的理念,建筑顶部使用了原木色的木制花架,同时外立面涂刷的材料从质感到颜色都与白桦树的树皮相近,实现了出入口自然融入公园的效果。进出车的坡道设计则采用透明的弧形玻璃幕墙,最终实现借助其透光性让出入口融入周边环境,同时弧线造型设计又能让司机对出入口一目了然。
在图纸上看似长方形的地下停车场,施工中却面临了地下和地上的双重困难。
整个项目所在地地下水虽然在下挖到9米左右的位置才出来,但是该项目属于深基坑,要挖到地下16.9米,这无异于有7米左右的建筑是泡在水里的。
“施工中我们项目使用了40台抽水泵对基坑进行24小时不间断抽水才为地下施工创造了作业面。”陈朋说。
考虑到未来投入使用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项目部向地下插入了728根抗拔桩,这种桩如同拉住氢气球的绳子,确保不因为地下水扰动和浮力造成结构的浮起,实现建筑使用安全。
解决了地下水问题,地面的公园也给停车库带来极大的压力,由于地面公园需要覆土的厚度达到了3.3米,相当于每平方米要压上6.6吨的重物,这几乎相当于在车库上压上一个5层楼,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穿刺对主体结构的影响,项目部对车库主体结构进行加强处理,并使用了防穿刺防水材料解决了问题,保证了地面公园和地下结构的融合共生。
目前,项目主体施工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机电安装及其他功能性专业施工。施工过程中通过了北京市绿色安全文明工地检查,结构质量各项指标也通过了结构长城杯的验收。目前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组织安排施工,保证在计划期限内完成施工尽早的交付使用,为回龙观地区居民提供停车便利条件,解决停车、交通拥堵的难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