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大学旧址建筑保留完整风貌依旧 ■记者 董一鸣/摄
中法大学旧址内,正在展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专题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专题展”,吸引了众多党员群众和单位团体前来参观学习,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开展至今一个多月以来,每天预约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
“我从小就在附近生活,从门前路过几十年,原来这里是个科研单位,平时大门紧闭,这个建筑很特别,打小儿我就想进去看看,现在终于能见到真容了。”中法大学旧址附近的居民看到朱漆大门敞开,兴奋地咨询预约方式。
每天早上,还没到开展时间,参观者早已盈门。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看得都非常仔细,有的甚至边参观边记录,并向工作人员询问展品细节,了解中法大学旧址历史,其中青年学生居多,很多年轻人身穿民国学生装拍照留念,追寻《觉醒年代》红色足迹,还有中法大学的老校友,重返“母校”追忆青春。在参观的同时,人们怀着崇敬之情,纷纷留言题词,表达出爱党爱国情怀。
“我父亲被北大地下党护送到‘华北解放区’,进入该校学习和工作。”“我爷爷在这里读书,参加革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为此奋斗一生……”参观者说道。在楼道中穿梭、身处昔日的教室,仿若一场错位时空的相逢,感知百年前青年学子们满怀一腔热血,从这里发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呐喊。
百年峥嵘岁月,而今脚下已转换时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们在这里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从百年党史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磅礴伟力,他们在留言薄上写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铮铮誓言力透纸背。还有笔迹略显稚嫩但十分工整的小学生,留下“我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时刻准备着”的壮志豪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2周年。在党的带领下,伟大祖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少观众把对祖国的祝福,对党的热爱写在了留言薄上,“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我爱你,中国”。言短意长、纸薄情深。
京仪集团所属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曾经在这里办公40多年,从事激光相关领域的科研生产工作,每年会投入一定经费用于文物建筑的保养维护。为做好旧址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研究所主动将主营业务迁出,使得历经百年的建筑及设施保留完整,风貌依旧。
“想要观看中法大学历史资料,希望后续补充相关内容。”不少观众参观展览后,希望了解百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以及中法大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正在收集历史资料,并面向公众征集有关中法大学的老物件,希望各界人士给予支持,提供史料或线索,待条件具备将充实相关展览内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