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专场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杰群介绍,截至去年11 月底,我市实体书店数量为1938 家,比2019 年增加639 家,同比增加49%,实现每万人拥有0.9 个书店。本市实体书店数量排在全国第一,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显现。
“十三五”时期,北京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丰富。全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已建成15 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同时举办各种文化活动。非遗老字号创新发展,恢复生机活力,走入市民生活、校园活动中。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中国戏曲文化周、北京国际音乐节等文化品牌活动有力提升了全国文化中心的全球影响力。
本市充分发挥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传播交流和服务保障的功能,积极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按下了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快进键,率先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市覆盖,构建形成覆盖17 个文明实践中心、347 个文明实践所、6962 个文明实践站的三级组织体系,在全国最早出台文明实践工作规程。
“很多市民反映的中轴线南段御道贯通问题,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期工程,二期正在规划设计。”王杰群介绍说,“十三五”时期,本市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牵引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如先农坛“一亩三分地”依照历史规制复原,天坛公园恢复坛庙“树海”景观。同时,着力推进胡同和四合院、会馆、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第一批429 栋(座)和第二批315 栋(座)历史建筑纳入保护范围,其中很多是保存完好的胡同四合院、西式楼房,还有知名的建筑,如大家熟知的北京饭店东楼、前门饭店等。通过城市“双修”重塑老城活力,福祥、蓑衣、雨儿、帽儿四条胡同人均居住面积由8 平方米提升至37 平方米。“近期,本市还推出了‘漫步北京’城市休闲游线路,可以一边感受北京老城的历史厚重,一边体验北京城市更新的特色风貌,欢迎大家打卡体验。”
王杰群介绍,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落地项目不断增多,每年安排重点任务和折子工程上百项,内容涉及内涵挖掘、文物保护、主题创作、环境整治、文化设施、产业发展、宣传展示等各方面,环球主题公园已经建好,将于今年正式亮相。启动新国展二期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等项目,郎园、798、咏园等一批老旧厂房利用等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北京文化产业一大特色。
本市统筹好三条文化带建设,构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标识。长城文化带以每年完成10项“救命式”抢险任务的节奏,在“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开展长城修缮工程41项,涌现出了一批以箭扣长城为代表的示范性保护工程。“北运河北关闸至甘棠闸段实现游船通航,今年6月将实现全线游船通航,打造出具有北京特色的大运河水上游览路线。”王杰群说,长城文化节、大运河文化节成为最亮眼的两大文化品牌,“京杭对话”推开了跨省市的文化交流大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