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为全面改善本市市管城市道路无障碍环境,做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道路服务保障,更好服务市民出行,目前,本市核心城区及重要场馆周边2020年市管城市道路无障碍专项治理工作已全面完工,累计完成人行步道盲道整治1060处,规范路口坡化330处,公交站台盲道整治121处,规范公交站台坡化12处。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服务网络,全面提升设施使用舒适性,营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城养中心试点完成前门东大街和东三环辅路两条无障碍示范路治理,并邀请残联监督员进行现场体验监督。体验员认为,治理后的无障碍示范路通行环境更加友好,通行体验更加舒适。
城养中心组织对重点区域和重要场馆周边道路开展了大规模专项调查,共计排查道路308条、总长度64公里,公交站台1557座,全面摸清了市管城市道路人行步道盲道、路口坡化、公交站台盲道、公交站台坡化、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各项无障碍元素现况,并建立设施整改工作台账,明确各个问题点位的问题类型、所在区域、整改方式等内容,制定详细整改计划,采用日常养护手段开展治理。为提升盲道连续性和平整性,确保道路无障碍设施更加安全、舒适,城养中心在满足相关工作规范、标准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盲道平整度治理,优化无障碍设施通行路径、连接形式和布设样式。在本次改造过程中,针对不影响通行安全的障碍物,均采用直通形式布设盲道,减少绕行情况。
城养中心精心梳理和分析近年来社会及市民反映的问题,针对井盖占压导致步道缺失等问题组织开展专项调查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市慢行系统和无障碍系统连续性。城养中心综合考虑行人通行安全、构件稳固和检查井盖开合需求等因素,组织多轮比选、验证,首次创新提出了可180°翻折的标准化盖板方案,既可满足井盖日常检查需要,又补齐了步道缺失部分,消除步道高差,同时增加了步道有效通行空间。据统计,共完成1797处治理工作,使市民出行更加安全、舒适,同时提升了道路的景观效果。
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城养中心注重针对公交站台开展无障碍设施治理,综合考虑站台宽度、车辆停靠位置、站台等候区域及市民通行习惯等因素,灵活利用公交站台既有空间布局,完善公交站台无障碍设施。针对不同设施周边情况,创新了7种公交站台无障碍改造方式。针对公交站台各类型设施占压等问题,城养中心会同公交部门建立无障碍专项行动联合整治机制,共同对区域内不满足要求的公交站台逐一进行现场勘查,细化制定整治方案。据统计,共计完成了38座公交站台联合治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