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运从1月28日开始至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记者从1月15日北京市召开的2021年春运工作动员大会上获悉,今年春运期间,各地将按要求落实健康码互认。
今年春运因疫情防控倡导市民在京过年、非必要不出京等多重因素叠加,据预测,进出京客流较往年明显减少,2021年春运期间铁路、民航进出京客运量1342万人次,较2020年下降43%。市内交通方面,地面公交2.02亿人次;轨道交通2.76亿人次。市内公共交通、公路道路交通量较往年略有增加。
2021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春运期间,将落实好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今年春运,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互认机制和规则,明确跨地区流动人员健康码信息在各地区可信可用。连维良表示,全国互认、一码通行是普遍性的原则要求。
春运期间,交通部门将强化测温扫码、通风消杀、佩戴口罩和“一米线”等防控措施,落实“人、物、环境”三同防。加强铁路、民航、公共交通、高速公路、冷链运输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防控。教育部门将做好学生错峰放假、避峰开学。住房城乡建设和人力社保部门根据需要,协调开行农民工返乡和回城“点对点”包车运输。文旅、公园管理部门倡导非必要不旅行,做好景区限量和预约接待等措施。铁路、民航、道路客运、高速公路等运营保障部门根据新形势特点和往年春运客流规律,结合有关削峰控量措施,做好进出京客运量监测分析,开展精准运输保障。
市交通委综合运输处处长张涛介绍,春运期间,交通部门将统筹加强客流监测,强化客运组织,优化运力供给,合理调控客流密度;加强大客流线路、综合客运枢纽等重点区域、点位的疏导管控,做好综合运输服务衔接,最大程度避免大人流聚集。
春运期间北京地区预计到发旅客1000万人次。其中,节前高峰将出现在2月8日;节后高峰将出现在2月28日。铁路部门将科学安排客运能力,保障客车始发终到正点率95%以上。优化进出站、上下车、候检票流线,加强售票厅、进出站口、候车室等客流密集场所旅客引导和检查监控,杜绝发生拥堵;始发站提前上车避免聚集。春运期间北京地区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342万人次。民航各单位将提前分析客流变化,关注航线需求,合理投放运力、科学调配机型、统筹安排航班、留足备份空间。春运期间本市省际道路客运量将较往年大幅降低。各站在保证每日正常班次的同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以及客流变化,及时调整运营计划。通过增加网售线路班次、售票窗口、取票设备和延长预售票时限等措施,减少排队购票人数。
高速公路增加现场保障力量,减少收费站、服务区拥堵;地面公交开行春运专线、火车站摆渡线,方便旅客换乘;轨道交通合理控制满载率,做好重点车站延时运营保障准备。出租汽车做好机场、火车站和主要客流集散地运力保障等;统筹货运物流及城市配送企业运力正常运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