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昨日召开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经济发展专场,市经信局副局长潘锋介绍,“十三五”时期,本市推动数字经济成为新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本市将努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数字经济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已构建数字经济“1+3”政策体系。本市数字经济比重近四成,比例居全国首位,按照国家《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征求意见稿)》统计口径,2019年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超1.3万亿,占GDP比重达38%,2020年1-11月,本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906.1亿元,以电子信息传输服务、数字技术服务两大领域为主的数字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创新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大数据全面支撑“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推动北京营商改革多个领域“向前一步”;上线“北京通”APP抗疫专栏,研发“北京健康宝”,累计为5264.77万人提供了32.07亿次健康状态查询服务;金融公共数据专区汇聚200余万市场主体约18亿条高价值数据,降低了金融机构公共数据获取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启动试运营;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海淀园、通州园、经开区信创园三个园区全部开园;国家北斗创新应用综合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基础建设深入推进。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6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60%。
潘锋介绍,“十四五”时期,本市将继续发挥“两区”建设的战略带动作用,坚持科技创新和改革创新双引擎,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动为突破,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从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数据要素价值、继续保持数字产业化领先、产业数字化赋能新经济、积极拓展数字场景示范、持续优化数字经济政策体系6个方面持续发力,构建“数字基建-数字交易-数字平台-数字场景”于一体的数字经济新生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