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做强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未来要靠装备而兴。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公司改革发展。”京城机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阮忠奎说。京城机电公司近日召开一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1年工作会, 对2020年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认真谋划2021年重点经营工作,为“十四五”战略实施开好局、起好步。
“十三五”期间,京城机电坚定不移推动四场“攻坚战”。全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各项疏解任务基本完成,实现市国资委系统首个京津冀协同发展制造装备基地项目转移;选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公司总部搬迁地址,具备搬迁条件。强化创新驱动,“高精尖”产业格局构建成型,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其中,京城智通项目通过并购重组,引入高端机器人集成应用技术团队,落地公司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深入挖掘智能制造领域项目,制定机器人产业投资图谱,在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及中高端机器人本体领域确定了并购目标,并与海尔集团、澳柯玛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智能制造领域战略布局;京城增材组建以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为主的专业技术研发队伍,已掌握砂型打印机传感器、控制组件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技术,同时积极与行业领先企业开展合作,锁定激光增材制造领域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合作架构;京城创新与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筹建石墨烯智能装备联合实验室,开启了基于石墨烯的高端装备产业孵化工作。服务首都功能能力与力度不断提升,卢沟桥定向安置房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完成,二期项目积极开展规划研究及前期准备;加快推动京城重工台湖、一机床探矿厂、北人锻压三地块开发利用,助力城市副中心高水平建设。改革创新举措全面向纵深实施,北人智能装备、北京巴威、京城环保三家企业股权激励计划标志着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公司多轮研讨制定改革瘦身退出方案,梳理制定46户企业退出名单并全面启动,2020年完成18户企业退出,提前完成市国资委下达的7户企业退出任务。
“十三五”产品规划实施以来,进入产业化阶段项目共计157项,新产品销售额累计38.75亿元,20项战略产品均已完成。企业主持和参与工信部重大专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共计34项,其中8项通过专项验收。这为公司制定和实施“十四五”战略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京城机电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工作要求,统筹谋划公司“十四五”战略,全力推进战略规划编制各项任务,最终确定“十四五”时期“双主业”和“双培育”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及资本运作平台、创新发展平台、人才发展平台、数字化转型平台、决策智囊平台为核心的价值型总部。29家企事业单位完成“十四五”战略规划初稿。
“十四五”期间,京城机电将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打造京城机电科技创新生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主力军作用和创新平台智力支撑作用,承担前沿技术跟踪和攻关任务;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应不低于3%,积极承担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攻关任务,在数控机床、发电设备、气体储运装备、环保设备、印刷机械、液压、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增材制造等专业领域,主动承担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制订,提升行业影响力;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激励,深入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使用,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热情;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主动将数字化智能化融入生产经营,打造具有京城机电特色的“产业+互联网”竞争新优势。
阮忠奎表示,“十四五”时期,公司要聚焦主业,推动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提升核心竞争力;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抓好系统各单位董事会建设和管控模式优化,进一步加强总部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混改和股权多元化,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持续开展多种形态的股权和分红权激励机制;以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为主线,在全系统深入开展管理对标提升行动,围绕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信息化管理八个方面,对照世界一流企业、行业先进企业找差距,通过2~3年不懈努力,实现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