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线物资学院路站,地铁工作人员引导乘客保持距离进站乘车          ■记者 张军/摄

        “天气很冷,在站外排队也是为了更好防控疫情,我们可以理解。”昨日8时,地铁6号线物资学院路站一位乘客说。记者在现场看到,约用3~4分钟乘客可进站乘车。随着疫情防控升级,北京地铁采用加密车次、引导乘客有序进出站、加强车站消杀等措施保证乘客出行安全。

        “7时50分到8时20分这个时间段是车站最繁忙的时段。”地铁6号线常营站区站区长程鹏说,物资学院路站早高峰进站量大,晚高峰出站量大,早高峰时段的平均进站量为1.2万人左右。

        “请大家戴好口罩,有序进站,保持距离。”8时10分,车站迎来早高峰,地铁工作人员提醒着乘客。记者在进站口看到,乘客之间保持有一段距离。地铁安检口及进站闸机旁都增加了地铁工作人员进行值守,程鹏表示,疫情防控升级以来,车站加派人员值守车站重点部位,“之前安排有十几人值守,现在已经增加至20人以上,我们需要随时提醒乘客保证安全距离,另外也引导乘客有序进站。”程鹏说,如果乘客急需口罩,站内设置有口罩售卖机,乘客可根据需要在车站东侧和西侧购买口罩。

        记者在站台上看到,维持秩序的志愿者不断提醒乘客戴好口罩,有序乘车。志愿者也会引导乘客等候下趟列车,“人太多了,您别上了,下一趟车很快就来。”目前,物资学院路站早高峰列车最小间隔为1分45秒,缩短了乘客在站台上的等候时间。

        另外,车站内不时有工作人员拿着消毒用品对电梯、安检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杀,“像电梯这些乘客经常接触的重点部位,我们都会以1小时消毒一次的频率进行消杀。”值班站长徐贵春说。

        北京地铁公司结合当前客流情况,制定了系列针对性措施,在持续做好消杀、测温等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控制列车满载率,应对客流压力。在既有超常超强措施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高峰时段满载率较高的6号线、10号线、13号线3条线路,再次加密车次,降低列车满载率。

        此外,按照市卫健委统一部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承担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12月26日和12月27日部分线路部分站台及车厢新冠病毒环境采样任务。采样时间安排在12月26日夜间10点至12月27日凌晨4点期间。

        任务采样方式为1:5混采,环境采样主要涉及站台和车厢,具体包括卫生间、车厢、电梯、楼梯、闸口、安检仪、自助售票机、人工售票窗口等点位。12月26日,北京朝阳医院对5号线、6号线、8号线、15号线53个站台、8组车厢进行环境采样,完成3090样本(618管)环境采样。12月27日,对10号线、13号线的12个站台、9组车厢进行环境采样,完成600样本(120管)环境采样。两天合计完成6条线路、65个站台、17组车厢、3690个位点采样任务,两批次采样结果均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