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当26箱1.3万件的LK-1专用零件装车完毕,驶出景德镇工厂北门的同时,北汽昌河零部件分公司的冲压D线试制现场一片寂静——所有员工都在紧盯着验收人员。直到验收人员一句“验收合格!”,现场的试制人员顿时欢呼起来,击掌欢庆。这是RW-1项目32万件大单试制成功的首种零件,也为连续5天“白+黑”工作模式画上一个阶段性句号。

        而就在7天前,北汽昌河零部件分公司斩获了新的项目大单——32万件RW-1专用零件,这是3月11日零部件分公司成立以来,继LK-1项目后,向市场进军的又一新战绩。

        主动出击,这是他们突围市场的秘诀,零部件分公司主动走出去寻找业务。“只要是能干的、能创效的项目,我们都会主动出击!”公司市场部市场开发业务负责人王昆说。

        按照这个原则,零部件分公司积极拓宽景德镇周边区域的业务规模,相继接到了602所等多个科研院所的非标准件业务。虽然非标件业务数量少,且存在现场管控难、进度慢等难点,但产品附加值高。经多次讨论后,公司认为,基于现有状况及生产能力,非标业务不仅要做,而且还要持续扩大业务规模,使非标业务成为改善现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打造一个覆盖景德镇的大零部件平台!”这是零部件分公司对未来的规划。按照这个思路,零部件分公司正在对景德镇周边区域冲压件生产能力进行走访调研,期望通过整合景德镇周边压机资源,成立一个大零部件平台,联络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不断壮大队伍,更好地拓展零部件业务。

        今年4月,零部件分公司凭借过硬的生产技术实力和良好的业界口碑,一举拿下LK-1专用零件项目订单,开启加速生产模式。“遵守作业标准,保证质量安全!”“加油!”每天上午7时50分,零部件分公司一分厂厂长周成新与核心骨干成员互相加油鼓劲,车间内,隆隆的压机声奏响了一首令人奋进的交响曲。“大家工作的精神头有了很大变化,干活更有劲了!”周成新说。

        LK-1的零件质量参照沃尔沃的标准,对工装、夹具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从一个零件试验开始,不成功就重来,成功了就接着干下一个!凭着一股不服输、不认命的韧劲,他们攻克了所有难关,生产出来的零件满足了LK-1的标准。

        随着产量的大幅攀升,工装维保难的问题突显出来了。根据设计标准,模具工装每5000次就需要进行一次一级保养,现在每月全部都要做。根据模具的大小,2至3人组成一个维保小组,对10大项43小项依次进行检查,需要停机半天时间。“生产和维保必须两不误!”维保班班长曾毅,带着维保人员始终盯在生产现场,利用生产间隙,同时间赛跑——磨具拆架,检查功能性面、刃口等是否有损伤,对损坏的弹簧等零件进行保养更换,为顺利完成生产任务保驾护航。

        11月6日,261.3万件LK-1专用零件成功交付,零部件分公司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支保持强大战斗力和昂扬斗志的队伍。

        10月底,公司拿下RW-1项目大单。根据订单要求,零部件分公司需要每月为RW-1供应16种、2万台套,共计32万件的零部件。订单顺利交付将会为零部件分公司带来近百万元的纯利润。10月31日,RW-1的16种零件模具到厂,根据工艺测算,试模就需要16天,留给生产的时间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时间急、任务重零部件分公司上下一心,紧盯节点,争分夺秒誓保32万件大单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