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为老年人提供金融服务 ■企业/供图
北京银行4月14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并于15日举行业绩说明会。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4.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1%;实现营业收入699.17亿元,同比增长4.81%;实现归母净利润258.31亿元,同比增长0.81%,经营质效持续保持上市银行较好水平。
聚力担当作为 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成果更实
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北京银行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加大金融供给。
北京银行焕新发布“京心领航”科技金融服务品牌,打造“1+18+N”科技金融专营架构。成立总行科技金融授信审批委员会,完善科技企业评价体系,提升科技企业精准识别、科学评价能力。截至2024年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642.79亿元,增速40.52%。
为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推出“无废贷”“节水贷”“绿棕贷”“京行绿e贷”等创新产品,落地全国首单绿棕收入挂钩贷款。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人行新标准口径)2103.50亿元,增速43.11%。
在普惠金融服务方面,积极对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上线小微融资协调机制智拓平台,广泛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打造“统e融”一站式融资统一申请入口,丰富普惠线上产品体系。截至2024年末,普惠金融贷款余额3106.14亿元,增速28.30%。
同时,北京银行强化养老金融服务特色,发布“京行悠养”服务品牌,搭建“线上智慧平台+线下专属服务”融合生态,个人养老金账户突破170万户。
聚力数智赋能 业务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2024年,北京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推动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大业务条线深化数字化转型,优化资产配置,管控负债成本,夯实客群基础,经营效能实现新提升。
北京银行坚持“优质存款立行”,公司存款规模16773亿元,较年初增长17.67%;核心存款日均占比达84%,带动公司存款成本较上年下降16个基点。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31%,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8.75%,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
记者了解到,北京银行交易银行全面迈向2.0阶段,供应链服务规模超1.5万亿元,增速达57%;发布“银河司库”服务品牌,构建“一核多擎共赢”司库服务体系;获批CIPS直参资格,发布“外汇京管家”跨境金融服务品牌,挂牌北京银行“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中心”,助力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聚力特色经营 “五大特色银行”品牌更亮
北京银行深化打造“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布局AI+金融应用体系;打赢以“大零售—大运营—大科技”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新三大战役”,数字化转型对各领域赋能作用显著增强,积极完成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目标。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表示,该行自研百亿级参数“京智”大模型,完成DeepSeek全系列模型本地化部署,每日平均请求2000余次。在科技研发领域,该行已累计部署自动化流程1073个,执行任务265万件,并打造普惠全流程风控体系,构建智能风控模型150余个;未来将加强前沿AI技术引入,同时也高度关注、积极应对AI带来的风险挑战。
北京银行未来在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竞争优势方面有何布局规划,北京银行副行长(代为履行行长职责)戴炜表示,该行把服务首都发展战略、满足首都市民需求、担当首都银行责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深耕财政、社保、税务、教育、工会、公积金等重点领域,在北京地区布局超过230家经营网点,服务超过13.5万公司有效客户、2200万零售客户,还将持续加大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金融布局,持续强化科技金融、文化金融业务特色,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