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而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内涵之一是确保企业发展方向与国家大政方针高度契合,同时,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形成党员领跑,群众跟跑,企业发展的合力,激活组织能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北汽新能源党委探索实施了“八大工程”。

   领航工程,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相融合

  领航工程进一步确保党组织在企业战略决策中发挥引领作用。北汽新能源党委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规范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列出了5大类80项议事清单。认真组织党委会(常委会)“第一议题”学习,把党中央、北京市委、市国资委和北汽集团的重要精神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系统策划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围绕企业“三年跃升”战略组织为期两天的大讨论,开展研讨式学习;围绕汽车智能化转型到智驾领先企业四维图新取经,开展对标式学习;围绕企业经营难题大题,组织党委和经营班子利用节假日闭关解析,开展推演式学习。确保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战略清醒,稳健发展。

   焕新工程,推动文化升级与时代认同相融合

  在公司经营形势迅速破局的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的先进人物、标杆团队、创新思维和卓越做法。北汽新能源党委意识到,这些新人物、新气象、新思想背后,孕育着新文化的力量。北汽新能源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系列优秀人物评选,组织先进事迹宣讲和宣传,逐步提炼沉淀新的文化关键词,打造北汽新能源文化4.0体系,举办文化盛典,推出北汽汽新能荣誉激励体系,激励全公司崇尚模范、争当先锋、勇创佳绩,把优秀文化从局部推进到整体,建立北汽新能源的文化领导力。

   攻坚工程,推动党员攻关与经营目标相融合

  开展“破浪计划”,将党建与经营融合,推进揭榜挂帅,党员攻关项目。围绕“研、产、供、销”核心业务实现年度经营指标过程中出现的“急难险重”项目,设置百万专项悬赏政策,鼓励党员主动揭榜、主动挂帅。以“揭榜挂帅”的形式围绕业务板块中的“卡脖子”和“瓶颈点”等重大问题,由党支部组成党员攻关团队进行集中突破;开展“百帆计划”,面向全体党员树立百名“党员示范岗”,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争创一流业绩,切实为公司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扬帆工程,推动人才培养与发展需求相融合

  紧紧围绕团队活力激发和组织人效提升,制定人力资源专项行动计划,致力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人才队伍。人力资源规划上,聚焦“四支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支100人左右的“890”优秀年轻干部、100人左右的复合型干部、100人左右的青年科技骨干人才、100人左右的销售一线骨干人才队伍,建立可持续发展人才梯队。干部管理上,围绕年轻化、复合型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制定选拔、履职、监督、学习四个系列“八大标准”;建立竞聘制、代理制、聘任制、任命制多样化选拔任用机制,竞聘比例达到80%;开展跨业务复合型人才轮岗培养,轮岗率实现20%。绩效激励体系上,聚焦营销上量、产品创新、利润提升,创新市场化激励分享机制,让创造超额价值的人能够获得超额回报。人才培养机制上,承接组织阶段目标,制定各类人才培养计划,近期重点开展新媒体、研发、供应链专业人才培养及青年人才培养。

   声亮工程,推动党建宣传与员工众创相融合

  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短视频传播趋势,打造融媒体传播矩阵,补齐短视频业务短板。引入互联网网感,创新公众号版式,用新生代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做宣传工作。引入众筹思想,以劳动竞赛的形式发动有创作能力的员工创作主题视频,打造“实力、魅力、创造力”的企业形象,全年发布视频200支,稿件300余篇。北汽新能源的短视频账号策划的“产业新青年”系列获上级肯定,“探秘北汽新能源系列”被央媒引用,开号一个月就出现了播放量10万+的爆款。北汽新能源发动员工积极参与公司视频号互动,2024年全员累计转发公司内容至朋友圈33.4万次,参与评论32万条。

   强基工程,推动组织建设与管理高效相融合

  依托党支部“考核体系、积分体系、对位体系、学习体系、阵地体系”,建立“考核执行强、队伍建设强、班子配备强、阵地文化强、学习能力强、堡垒作用强”的“六强”党支部,扎实推动党支部建设与管理需求相匹配。制定“2+2+100”党建考核管理体系,编制基层党建日历,按月度对直属党支部进行工作提示、按季度对班子成员进行工作抽查,按半年度对二级党委进行工作考核,形成“月管控、季检查、年靠谱”的管理机制,将考核工作纳入党员积分体系,将党建考核纳入积分加分项;压实基层联系点和党建责任点机制,推动领导班子成员参与分管领域、联系点党支部定点结对及党支部工作指导督促,切实强化公司党委对党支部的管理、指导与服务,压实领导班子成员党建责任,将公司的战略决策、管理方向、经营任务等通过党支部传递到一线。

   凝聚工程,推动职工服务与活力激发相融合

  凝聚工程旨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北汽新能源党委积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在内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在外部,加强与零部件供应商、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合作交流,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北汽新能源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合作项目,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与宁德时代等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障关键零部件的供应质量与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持续深化六大专项竞赛,以工会组织的最小单元助推经营。同时,策划并实施面向全体职工的“卫蓝暖洋”计划4.0,开展青年骨干员工集体婚礼、周年庆典礼包等暖心关怀工作,持续开展足球、篮球等彰显集体精神的文体赛事等活动,鼓励九大文体协会继续百花齐放,并建立自主运营及激励机制;以推动协会外联“朋友圈”“生态网”,持续多管齐下,促进全产业链及友好伙伴“活力再激活”。

   育新工程,推动青年培养与价值创造相融合

  以“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青字号”品牌为抓手,同步建立和优化制度保障,引领青年在生产制造、研发创造、产品营销等领域结合痛点、难点立项推进,提升本领、做出业绩。擦亮“极狐青年特战队”品牌,在产品推广、品牌发声方面加强与业务单元工作协同,引领青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强化用户至上的市场思维;鼓励青年持续加强科技创新,通过“揭榜挂帅”、创新论坛等形式,引导青年立足岗位开展“小微”创新创造,主动融入公司发展需要,鼓励青年主动到基层一线、项目前沿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点燃青年独有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勇气。围绕短视频内容创作开设“艾克福克斯”账号,围绕极狐品牌营销组建“青年产品推介官”队伍,围绕质量、成本、营销三大主题组建“青年创客”攻关小组,围绕极狐新6系产品上市开展青年“新媒体传播专项活动”,围绕公司需要策划青年活动,培养青年能力,发现青年人才。

  “八大党建工程”的实施,使北汽新能源驶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2024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81017台,同比增长169.91%,远远跑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大盘,时隔5年之后,重回主流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