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月份牌刚翻过立春、雨水、惊蛰,转眼就来到了春分,春雨淅淅沥沥地翩然而至,霎时间,给我带来了惊喜和遐思,也给父母亲带来了耕耘后收获的希望。

  平原的春分比山村的春分温度高出两三度,节气一到,小麦拔节,岸柳青翠,莺飞草长;而山村的春分,虽然雨霁风光,燕子回乡,花香四溢,可是雨水还有些清凉。

  母亲打来电话说:“春分雨水多,适合春播,家里的三亩山地得种瓜、种豆、种庄稼,你得回家帮帮忙!”

  作为农家的儿子,我从小便听父母讲起民间流行的谚语,比如“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乱纷纷,农村无闲人”“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有雨是丰年”,还有“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小城离山区老家八十公里,因为工作忙,道路远,我两三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但唯独到了春耕秋收的这两个季节,每周我都要回家,因为这是父母亲最繁忙的时候,也是关系到我们家里的菜篮子、粮仓子和钱袋子。

  老屋门前的香椿树和我同龄,已经三十多岁了,但它比我高出很多,站在树下,它像是我的高姐姐,我就是它的矮弟弟。春分那日的清晨,父亲会像猿猴一样敏捷地爬上树,采摘下还挂着露珠的香椿嫩芽,油亮的芽尖在竹篮里轻轻摇晃,宛如一串翡翠铃铛。我站在树下望着父亲爬树的样子,笑着说:“小时候,我看您爬树就是这样,您的身手灵活,不减当年。”他淡淡一笑,轻声对我说:“牛郎星往东挪一寸,爸爸的腰就弯一折。”

  我最喜欢吃母亲烙的香椿饼。每到春分时节回家,她便满足我的味蕾。这时候,母亲早已在厨房里和好了面团,只等着父亲把嫩香椿从树上采下来,洗净刀剁,植物油拌香椿碎,揉入面团里,然后起火烙饼。一家人吃饱后,我们会把剩余的香椿饼用布袋装好,带到田地里当午餐,省去中午回家吃饭的时间。

  在父母亲朴素的意识里,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只有土地才能养活一家人。他们对土地的好,就是对自己的好,每一锄、每一犁,都倾注了全部的力量和情感。山沟沟的土地很贫瘠,不像平原的田地肥沃,但父母亲硬是一铣一镐,把山石地平整得顺顺溜溜、平展如砥。耕种时,父亲在前面拉犁,母亲在后面扶犁,而我在他们犁好的沟垄里播撒种子。这样的农活我十二三岁时就已十分娴熟了,因为农民的儿子必须会种地,这是我们的本性。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分时节,和风送暖,大地升温,我和父母播种的不仅是季节的交替,更是播种下了幸福的明天。

  (作者单位:北京自来水集团平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