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应邀赴宜宾国美酒业学习考察的任务设定为国美寻“美”。
国美何美之有?遂网搜,发现国美乃始于1927年的“仁和泰”酒坊,该酒访生产“浮来春”牌白酒,其总部位于山东莒县。要到宜宾去考察山东酒企,有点迷惑。待我跟随来自全国的十余位作家抵达宜宾后,方知在2015年山东国美酒业集团收购重组了宜宾长宁县君子酒业公司。而君子酒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北宋长宁军通判王章创办、酿造技艺精湛的黄石渠官营糟坊。如此一来,一南一北,美美融合,倒也是美事一桩。我心想,这会不会就是我要寻找的国美之“美”呢?再看沙盘,宜宾国美酒业集团背靠千年佛教名山佛来山,三面环水,呈现出“玉带缠腰”状,从高空俯瞰,宛若一个天然的酒杯。“玉带”者,乃国美酿酒取水的淯江河。“真天工造美”,我惊羡!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无论是在办公楼、生产车间,还是在办公用品上,都随处可见一句“发现中国之美”的宣传语。原来,当年收购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国美酒业集团董事长武玉杰的梦想:“浮来春”酒再好,也仅是鲁酒,属于一个区域品牌。而“国美酒业”之意,当是“中国之美”——打造“一个能代表中国白酒的品牌”。于是,他瞄准“中国酒都”宜宾——这个北纬28度黄金酿造带的核心区,秉持“发现中国之美”旨意,致力于酿造“酒杯里的中国之美”,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发展。这或许才是国美之“美”的真意、真谛?是,抑或不是,我继续寻觅。
国美落户宜宾,与“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同城唱戏,有了班门学徒之利,故而严格与五粮液对标。坊间流传说:“粮为酒之肉,曲为酒之骨,水为酒之血,技为酒之魂。”且五粮液、剑南春、汾酒等都以高粱、玉米、大米、糯米、小麦混合酿酒。实践也证明,五粮确有“高粱产酒香、玉米产酒甜、大米产酒净、糯米产酒绵、小麦产酒冲”的“五粮之美”。于是乎,五粮液的“肉”为国美所用。五粮液著名工程师、全国劳模杨树芳等数位退休“匠才”受聘到国美,酿造出了“宜宾国美酒,原味五粮香”。在办公楼内,见一巨大木框镶嵌一首诗,书写落款是丙申年,该是2015年收购君子酒业的翌年。诗曰:“竞争本是共赢功,携手同行造化衷。国美欣随朝日起,茅台依旧夕阳红。”抒发了随酒王、随朝日起舞,慕夕阳功成的豪情。读罢此诗,我不禁为之一震:原来竞争除了“优胜劣汰”“两败俱伤”,还是“共赢”的功夫,不仅落在纸上,而且用行为语言表达,顿感一种企业家的“境界之高”和“经营之美”。这算得上国美之大美吧?
“好茶配好水,方知好茶味”,酿酒亦然。“好酒必有好水”“名酒产地,必有佳泉”,名酒之所以为名酒,必有其甘美独特的“血液”。茅台等数十种美酒用赤水河水,五粮液用岷江古河道水,西凤酒用关中北山洪积扇上的柳林井水,洋河取美人泉水,古井贡取古井之水,汾酒的杏花村产区取郭庄泉水,三花酒取象鼻山下漓江深潭的地下泉水,国美酒,用的则是淯江河送来的“竹根水”。
那天,在淯江河畔“渔码头”餐后,国美酒业公司人员带领我们乘车进入蜀南竹海,观竹海,察竹水。
对方在旅行社做过政务接待,对宜宾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如数家珍。她说:淯江河,又名长宁河,发源于宜宾最高峰的仙峰山西北麓,沿途纳铜矿溪、芭蕉沟溪、龙洞沟溪等数十条溪流,如镜般的碧水平缓流过有500多座峰峦、碧浪连天的蜀南竹海,流过120平方公里的婆娑竹林,含着多种元素,呈“玉带缠腰”之态流到国美酒业,而后七绕八绕流入长江。这竹根水有多好不用我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说了:“性寒,清热解毒,可当药饮,此乃神水也。”我边听边想,竹根水,至少是泡过竹根、浸过竹笋的水吧,这送上家门的天赐神水,不就是国美的独门绝技、特有的琼浆玉液吗?问蜀南竹海,问淯江河,你说这是不是国美之美?
还不算完,随着考察深入,“美”也越寻越多:酿造过程中的“匠心”之美,以及既拥有高端品味又具有口粮般亲民消费价格的性价比之美……我由衷地赞叹:宜宾江美竹美城市美,国美技美酒美人更美。我问,到底哪一个才是美?哪一个最美?回说,“都是,都最美”。
诸位看官,你给评评。
(作者单位:住总集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