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闯在工作中
自参加工作以来,中国邮政邮储银行北京房山区西潞支行行长秦闯始终秉承“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坚守“普惠”初心,传承“民本”基因,投身乡村振兴工作,用心血浇铸无私奉献的人生。他先后获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雷锋岗、全国金融系统“学雷锋模范”等多项荣誉。
坚守 一片冰心在玉壶
当年,秦闯主动要求到郊区支行担任小额贷款信贷员,十余年始终扎根京郊,将助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作自己的事业,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他不畏酷暑和严寒,步行山路超过了1000公里,每天都在农村和中小企业之间进行宣传走访,跑山区、下田地、钻鸭棚、进猪舍,兢兢业业把国家的支农惠农金融政策送到田间地头上,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截至目前,经他手为农村客户放贷的小额贷款笔数近400笔,服务农村客户近300个,覆盖72个农村行业,发放小额贷款金额超过1亿元,为促进房山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专业 宝剑锋从磨砺出
“只要我们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农民心头,乡村振兴的成效必然能够显现”,这是秦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具体实践中,他带领团队跑遍了全区28个乡镇进行市场调研,发现很多种养殖户不愿意申请贷款。
在与房山区农业农村局及当地合作社多次商议沟通、调研走访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教二工三分红”的解决方案,一是向当地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求助,教授农户种植养殖技术;二是说服当地合作社让农户在企业务工,既可以边打工边学技术,又可以领取工资;三是建议农户通过小额、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取得分红。
不仅如此,他还根据不同农户农企需求,探索出了“热心上门感动、贴心扶持推动、贷款发展带动”的新思路。在农户遇到困难时,及时为他们提供金融扶持,通过打通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堵点,帮助产业链条“转起来”,切实将惠农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奉献 赠人玫瑰手留香
2021年,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搭建职工建功立业平台”项目正式启动,“秦闯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秦闯与2名“三农”小额贷款信贷员,1名小企业贷款信贷员,怀揣着这份沉甸甸的“三农”情怀,踏上了新的征程。
为了准确掌握房山区459个行政村现状,他深入辖区镇、村调查研究,对各乡镇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致富愿望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为实施金融帮扶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与感染下,工作室全体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氛围浓厚。他以信用体系建设为依托,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带领团队成员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不断满足农民、农户、农企对“金融产品+服务”的新需求。
截至2023年末,秦闯团队共计发放三农小额贷款245笔,放款金额为10340万元;小企业贷款放款笔数为28笔,金额为17902万元。相比工作室成立之初,团队的三农小额贷款结余已经增长221%、小企业贷款结余增长96.08%。工作室先后被北京市金融工会命名为“职工创新工作室”,被中国邮政集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会命名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邮储力量”。
2023年7月,房山区遇特大暴雨灾害。秦闯担忧暴雨对种植户的影响,带领团队冒雨走访合作社内53户种植户,加班加点整理受灾情况、沟通业务审核报送,通过总分支联动协作,为农户成功争取到“一户一策”的政策扶持,快速为合作社发放了低息扶持贷款,“金融活水”及时助力灾后重建。
踏浪前行风正劲,不负韶华争朝夕。秦闯扎根基层,挥洒青春,用拼搏谱写希望,以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用心用情帮助无数农户和小微企业走出困境,为推动乡村振兴演绎了一曲最美的青春之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