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北京假日旅游市场各项指标全面增长,全市接待游客总量90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4.5%,比2019年增长8.5%;实现旅游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60.1%,比2019年增长8.6%。踏青赏花、自驾赏春、周边赏景、拼假连游等成为本市今年清明假期出游主旋律。
赏花游成为热门主题
炫酷潮玩首钢园、门头沟小院的悠闲时光、舟通大运河·潮尚文化游……清明期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的9条清明微度假主题游线路,邀市民游客到京郊微度假目的地踏青赏花、掼牌遛娃,将踏青赏花与休闲方式、主题玩法相结合,为市民游客带来别样春季出游体验。携程数据显示,清明“赏花”搜索热度环比上涨330%,同比增长超2倍。赏花景区的门票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近50%,赏花一日游的订单量环比增长翻倍。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区(地区)是:王府井、南锣鼓巷、颐和园、玉渊潭公园、天坛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前门大街、北京蓝色港湾、北京动物园、北海公园。
清明假期,营业酒店新入住旅客95.9万人,累计在店旅客171.1万人。乡村游累计接待游客154.1万人次,同比增长2.7倍,比2019年增长43.3%;营业收入15411.2万元,同比增长3.3倍,比2019年增长59.6%。游客接待量前3位的是:延庆区43.8万人次,密云区31.6万人次,怀柔区25.6万人次。乡村民宿经营客房入住率61%,接待游客8.87万人次。
公共文化服务优质高效
全市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631项、749场,参与人次134万人。北京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北京艺术中心共接待游客8.3万人次。
北京城市图书馆少年儿童馆举办“‘艺趣童年’一起来踏——清明节的风俗”活动;市文化馆依托数字文化馆平台推出清明专题讲座“为你读诗:杜牧的《江南春》和《清明》”;东城区举办“春和景明 风物人间”——2024东城区清明节系列文化活动;西城区举办清明陶然诗会活动;朝阳区举办“芳草雅集”清明系列活动;经开区举办“弘扬节日文化 纸鸢传递文明”清明节纸鸢制作活动等。
众多红色旅游景区,如名人故居、纪念馆和陵园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去缅怀先人、纪念先烈。此外,各类文化体验活动,如游园庙会、传统节庆活动、文化讲座和展览等,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成为假日旅游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边游成为游客首选
去哪儿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时间较短,3日周边游成为游客首选,有两成旅行者通过“拼假”将假期延长至一周以上。今年清明假期,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四川等地区较为火热,登山踏青、江南赏春、古城打卡受到游客欢迎。
从旅客结构看,今年清明大学生“特种兵”群体出游热情依旧高涨。去哪儿数据显示,“清明”期间,平台上18岁—25岁群体旅客占比超过20%,是最活跃的出游群体。与此前相比,今年不少“特种兵”大学生们不再追捧“夜车硬座”,转向了平价航班。
“往返机票1000元,住宿300元,总共这一趟花了2000元,真的挺划算了。”武汉大学生小洁对记者说,在今年清明节,小洁和闺蜜刷到从武汉飞往大同的特价往返机票,3天2晚,极限时间体验了一把“飞行特种兵”。
飞猪发布的《2024清明假期出游快报》显示,清明假期国内酒店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59%,线路游预订量增长164%,热门景点门票预订量增长超2倍。此外,返乡祭扫、返乡探亲的火车票预订量也同比去年增长近2倍。
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飞猪上人均旅游消费同比去年呈现双位数增长,酒店、租车、中长线游产品预订量提升明显。其中,高星级酒店的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了高达195%。
今年清明假期,北京目的地门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153%,线路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362%。
清明假期,市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534人次,检查各类文旅场所1144家。市区文旅部门围绕假日旅游安全服务保障、文旅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和涉山涉林景区防灭火、热门景区大人流大车流应对、大型文旅活动、景区大型游乐设施及高风险旅游项目等,共出动检查人员893人次,检查文旅场所647家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已督促各市场主体迅速整改,全力保障假日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