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潞城全民健身中心(资料图)                       ■企业/供图

        10年来,重大国家战略在京津冀三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核两翼”大格局中的重要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从“打基础、补短板,有序拉开城市框架”向“立长远、强功能,全面上台阶”迈进。

        北投集团从2015年起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高度的时代责任感,把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事”视为己任,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平台企业作用,落实“大业主”职责,带动市属企业、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贡献力量。

         蓝图落地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副”指的正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北投集团圆满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任务,并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完成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的编制工作。2018年1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获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按照控规,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步步拉开城市框架,一张蓝图干到底。

         疏解示范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平台企业,北投集团深耕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担项目超过320个,总投资超5100亿元,作为首个入驻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市属国企,前不久,北投集团总部大楼——北投大厦落成。这是北投集团永久扎根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宣言,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发挥疏解非首都功能示范带动作用的具体体现。

         绿色发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方案》日前获批。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最突出的特色和亮点。按照“先植绿,后筑城”理念,镶嵌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绿色明珠”城市绿心耀眼夺目。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内,在保留原有6000余株大乔木的基础上,新植乔木及亚乔木114种、13万株,约50多种野生动物在生态保育区内安家,包括灰脸鵟鹰、雀鹰、纵纹腹小鸮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推进各种新能源系统应用,构建低碳、高效、智能的能源系统,绿心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40%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年平均值可达3700个/立方厘米,园区空气特征监测指标优于国家和欧盟的相关评价标准,首年形成森林碳汇量约5028吨二氧化碳当量,创新构建了面向大型复杂污染场地绿色修复和可持续风险管控的“绿色修复-监控预警-污染防控-弹性管控-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体系。

        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正着力使用绿色能源技术推动能源转型,以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目前,北投集团承担的绿色能源项目供热供冷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光伏项目总量达70兆瓦,并基于城市绿心智慧能源示范场景,探索形成了一批绿色能源集成解决方案,参与制定《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电气安全技术规范》《中深层地热供热技术规范 水热》等4项北京市地方标准和《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后长期环境监测技术指南》等3项技术指南,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