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有全在“冰立方”场馆门口 ■企业/供图
3月12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上,中国队战胜瑞典队夺得冠军,为本届冬残奥会国家游泳中心的精彩赛事画上完美句号。当晚,“冰立方”举办纪念活动,在场的一千多名工作人员一起合唱《歌唱祖国》,纪念这段洒下汗水、收获喜悦的冬残奥之旅,首开集团房地天宇公司电梯维修师傅孟卫信和孙有全便是其中的成员。
“冰立方”是本届冬残奥会赛事场次最多、赛程最长的竞赛场馆,“冰立方”里的18部电梯,也成为冬残奥会上繁忙的“交通线路”。从寒风萧瑟到春暖花开,傅孟卫信和孙有全已经在“冰立方”工作了近7个月。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闭环外的孟卫信和闭环内的孙有全都要拿着工具箱穿梭在每部电梯之间,17个小时里,电梯运维团队需要根据赛事安排随时灵活调整电梯停靠楼层。
“在冬奥会和冬残奥运会赛事期间,一天内大概有上百人次使用电梯,比平时多了好几倍,主要使用者是国内外媒体、医疗团队和运动员。”孙有全说,他负责闭环内4部电梯运行,为保障电梯平稳运行,他与闭环外的孟卫信每天至少要巡察两轮,逐一检查电梯开关门有无异响,确认每一个按钮、显示器和五方对讲等设备运行正常,保证光幕、照明、通风和扶手无故障,时刻保证电梯安全。
去年9月,孟卫信和孙有全就已经驻扎在“冰立方”里,对场馆内12部电梯进行升级改造,将6部观光电梯内呼和外招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为6部扶梯增设导流扶手达到无障碍电梯标准;同时,按照冬奥组委要求,他们还先后完成电梯刷卡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电梯困人救援演练以及10部直梯停靠楼层更改等任务,确保在赛前达到电梯使用标准和要求。
由于冬残奥场馆内的电梯位于场馆核心区,要求与普通电梯不同,既要符合国家标准又要满足冬残奥场馆的设计要求,施工难度大、工期紧、任务重,孟卫信和孙有全不敢有一丝懈怠,“安装时的每一个螺丝,维修时的每一步操作,都马虎不得,我们要在井道里长时间蹲守,经常是一身土外加一身油。”孙有全说,一部功能正常的电梯内,有大大小小上万个零件互相支撑,一次电梯的升降,就是一首零件们的“交响乐”,也是运维人员要面临的一次考验。
升级改造后,两位师傅再一次对所有电梯进行了全面保养维护:更换扶梯梳齿板12块、安全黄边条若干,调整梯级和裙板间隙,调整扶手带并润滑扶手带入口安全开关,逐一检查并调整直梯厅门、轿门、平层精度,确保各安全开关动作可靠,把电梯调整到最佳状态,保证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这不是孟卫信和孙有全第一次参加奥会保障工作,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孙有全与孟卫信就负责“冰立方”电梯维护工作,2022年,两位师傅再次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护航,成为冬奥中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参与北京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对我们而言已经不单单是为赛事服务,更是作为东道主的一份责任和义务。”孙有全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