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是公交集团客六分公司第十五车队驾驶员,2008年至今,在12年的公交驾驶生涯中,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文明的服务对待每一位乘客。时刻坚持“对待乘客热心、帮助乘客诚心、照顾乘客细心、服务乘客真心”的服务准则,在平凡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当有外地乘客乘车时,杨松耐心解答乘客所问,为其指明换乘路线。当农民工携带行李包裹乘车时,他主动帮忙提拿行李物品。当老幼病残孕乘客上车时,他主动搀扶,动员乘客为他们让座。凡是坐杨松车的人,都称赞他服务态度好,让人倍感温暖。

 今年疫情发生后,杨松一直坚守岗位,坚持每次出车提前一小时到岗,做好开窗通风工作,认真打扫车内卫生,对座椅、扶手进行全面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保证为乘客提供安全卫生的乘车环境。

 疫情期间,杨松的行程就是两点一线,完成本职工作后,他赶到村口的防疫检查点,为村民测量体温,检查进出人员证件,向大家宣传防疫小知识。有人问他:“是什么让你有这么大的精神动力,每天不辞辛苦地为大家服务?”杨松说:“是女儿。”

 杨松的女儿是北京市友谊医院一名护士,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女儿主动请缨,申请前往一线支援。3月13日,得到医院通知后,女儿奔赴小汤山定点医院开展工作。

 杨松说:“知道这个消息,我除了感动心疼,就是默默支持。女儿为了不让我们担心,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没有提过一句困难,没有喊过一声辛苦。但是作为父亲,总是想知道孩子的现状才能安心。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她才偶尔跟我说说自己的情况。”

 杨松的女儿在工作第一天就接收到了病人。为节约使用防护服,她在上班前几个小时不再喝水。每次进入隔离病区都需要5-6个小时,穿着严密的防护服,犹如在蒸笼里一般,汗水浸透了贴身衣物。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后,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但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女儿无暇注意这些,专心致志完成好每一项任务。杨松每次听到女儿说这些,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难以自抑地心疼,同时也为女儿能从事这份工作感到光荣。曾经依赖在他身边的小棉袄长大了,她勇敢地冲锋在前线,担当起责任,为这个社会贡献力量。

 谈到女儿,杨松十分自豪,他说:“我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女儿,做她强大的后盾,给她坚强和力量,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我更会坚守岗位努力工作,和女儿共同努力,为抗击疫情,保护人民安全,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