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宇征(右)帮入境人员拎包引路 ■企业/供图 |
3月24日将近凌晨1时,志愿者王宇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距离新国展集散点35公里外的顺义杨镇家中。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新国展作为入境人员集散点,王宇征在这里志愿服务,从16时一直工作到24时,8个小时的工作让他口干舌燥。
王宇征是大龙控股所属北京大龙得天力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财务主管,3月16日向单位申请要去新国展集散点当志愿者,17日一早就与单位其他志愿者一起去了一线,负责引导入境人员。
作为区属国有企业,大龙控股积极履行国企责任,践行国企担当,及时部署安排,选派20名干部职工组成志愿服务队前往新国展,协助做好入境人员场内引导和秩序保障服务。20名大龙控股志愿者试行三班倒,每日服务近万人次。
3月17日8时,王宇征提前来到新国展。前一夜他没有回家,住在单位宿舍,希望提前到岗准备。尽管之前在单位进行过临时培训,但第一次穿上防护服,他还是显得有些紧张。
“从来没穿过防护服,第一次穿用了10多分钟,最后还要带上N95口罩,一瞬间感觉呼吸都有点困难了。”王宇征说。
从机场驶来的大巴抵达集散点。入境人员下车后,入口处的工作人员逐一对入境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进入集散点大厅,王宇征询问入境人员目的地,并引导其前往相关区域进行信息登记。
“除了到达北京市的以外,到全国其他省份的,我们都负责指引。”王宇征说,负责指引并不简单,是个体力活。
从国外回来的一名留学生拖着四件行李走进集散点,一进门,王宇征主动上前询问:“请问您到哪?”得知他要到厦门,王宇征二话没说,帮他拎起大包小包的行李,带他去登记处。这名留学生感动地连说:“太感谢你了……回家的感觉真好!”
8个小时下来,王宇征累得腰酸腿痛。他告诉记者,有的乘客拿的行李更多,五六件、七八件甚至更多,一进门就在张望。“有时候不等他们张口,我就主动询问,帮他们拿行李。”
一次,一名要到河北的入境人员到达河北登记处,而他在进入集散点时测温偏高。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准备采取措施,不远处的王宇征看到了,立即上前询问,主动协助工作人员将这名发热的入境人员转移至其他地方,并妥善安置。
“当时没想那么多,事后还是会有点担心。我现在回家都是一个人住,孩子让爷爷奶奶看着,平时在家也会佩戴口罩,尽量不和家里人交流,以防万一。”王宇征说。
虽然每天都要来新国展集散点做志愿服务,但王宇征工作上的事一点儿也没落下。作为公司财务主管,他把近期工作都进行了梳理和安排,自己的那部分工作让同事把材料放在办公桌上,等单位其他人都下班了,他才过去拿。
王宇征说,他会注意这些防护细节,新国展集散点人流量比较大,下班后再去单位基本没什么人了,会对其他同事更安全一些。
王宇征来集散点做志愿服务的前一天,他母亲得知后,默默把降压药给他备好,装在袋子里。“我平时血压高,我妈知道我要去当志愿者,心里其实也担心,但她还是支持我,把平时用的一些药都给我备好了。有了家人做后盾,作为国门‘引路人’,做起志愿服务心里也更踏实。”王宇征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