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银行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现场 ■记者 周宇杰/摄
4月19日7时30分,2025北京银行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在北京市通州区司空分署街鸣枪起跑,来自海内外的选手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出起跑线,用热情的奔跑感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独特魅力。经过激烈角逐,来自肯尼亚的大卫·基普鲁托·梅托和露丝·卡兰贾分别斩获男子组冠军和女子组冠军。来自中国的杨博文在最后两公里发力逆袭,获男子组第三名;女子组陈林明获得第二名好成绩。
18个国家选手参赛 绘就马拉松赛事崭新图景
本届赛事由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北京市田径运动协会、北京市通州区体育局、北京北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赞助,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支持。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的见证者与同行者,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经过多年精心打造,已成为国内知名马拉松赛事IP。该赛事于2023年荣获“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典型案例——城市形象媒体传播赛事”称号,2024年荣获“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2024年北京市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记者了解到,该赛事在赛道设计上以大运河文化带为核心,起点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核心景点燃灯塔前,途经运河商务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以及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城市地标,终点位于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内。
本届马拉松赛事备受瞩目,1.5万名跑者齐聚大运河畔,共有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埃塞俄比亚、德国、印度尼西亚、伊拉克、意大利、日本、肯尼亚、巴基斯坦、葡萄牙、俄罗斯、瑞士、英国、美国、委内瑞拉等18个国家的选手参赛,年龄最大79岁,最小20岁。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奥运冠军邓亚萍作为嘉宾参与本届赛事活动。邓亚萍对记者表示:“今天有幸能够参加此次活动,非常兴奋,也非常激动。希望大家在安全完赛的前提下,享受马拉松这个项目带来的快乐。”本届赛事组委会精心选拔出73名经验丰富的优秀跑者作为精英领跑员。此外,本届赛事还吸引了“双奥跑团”“人大马拉松”“北京城市副中心跑团”“二环特训队”等跑团的近4000名成员参与首届“跑团精英排行榜活动”,其中67个跑团脱颖而出,入围跑团精英排行榜。
暖心服务 全方位护航选手逐梦赛场
此次赛事组委会始终秉持“品质源于细节”的理念,对各个环节进行了精细打磨和全面升级。从志愿者服务的贴心度、跑者抵离的便利性,到物资供应的充足性、AI人工智能检录的时效性,每项优化都让赛事更加完善。
本届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指派赛事监督、技术代表、检查等6名国派裁判,220名裁判员参与赛事组织。赛事组委会设置了2700名安保人员,招募了2200余名志愿者参与赛事保障。
比赛期间,组委会在现场共设置18个医疗救助站、34辆120急救车、99台AED设备、3艘冲锋艇救援船,并配备150余名专业医护人员、200名AED救援志愿者、400名百米观察志愿者、57名急救跑者、13名医疗配速员;开通潞河医院、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东直门中医院(通州院区)等4家医院绿色救援通道,为参赛选手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
此外,赛道全程共设有17个官方补给站,还特别设置了通州特色小吃补给,全方位提升选手参赛体验。同时,本届赛事组委会联合北京市120急救中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运河灯塔应急救援中心等机构,为选手提供全面、及时的现场救助和医疗保障。
2025北京银行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是2025年北京市举办的第一个由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1类全程马拉松赛事,也是北京国资公司所属北奥集团第7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马拉松赛事。作为本届赛事的主办方之一,多年来,北京国资公司带领北奥集团全方位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及大运河文化带发展建设,深耕城市副中心群众体育事业,促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打造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马拉松、运河手工艺大会等精品文体品牌,助力城市副中心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